爆煲先例有博士蛙大慶

爆煲先例有博士蛙大慶

【需要提防】
雖然銀行利息收入佔流動現金比例偏低,不一定代表企業存在造假,但回顧近年多間「出事」企業,不少都存在相關比例偏低的共通點。如博士蛙(1698)停牌前公佈的2010年業績,比例僅0.05%,大慶乳業(1007)同年相關比例則只有0.08%,另創益太陽能(2468)及瑞金(246)亦分別僅錄0.3%及0.47%,而當年內地活期存款利率為0.5厘,四企往後並未見再公佈全年業績。

博士蛙半年現金減半

博士蛙及大慶均在2012年初,因賬目受質疑而停牌至今,兩企2010年全年業績中,流動現金仍然可觀,但短短半年後公佈的2011年中期業績即見大走樣,前者銀行結餘由2010年的16.9億元(人民幣.下同),一下子劇減至8.8億元;後者則由12.6億元急降至5.5億元,減幅齊齊多達五成。
追溯至再早期的爆煲企業如澳優(1717)、超大現代(682)及洪良(946)等,同樣出現利息比例長期偏低情況,如超大2009年全年業績的相關利息比例僅0.3%,同年澳優同為0.3%,至於洪良上市前的2006至2008年三年,相關比例僅介乎0.5%至1%。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