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漿糊」 - 李碧華

「搗漿糊」 - 李碧華

上海朋友形容人說他就是「搗漿糊」──我一聽,還以為「倒江湖」或「搗江湖」,那挺反叛,又有能耐……誰知剛好相反。
應是上世紀江浙滬一帶的流行口語,北京南京或廣東沒這詞兒。大家已很久沒用什麼漿糊了,它是一種「杰撻撻」的混成糊狀之物,黏貼用。搗漿糊這手勢黏稠胡混,引申為: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沒有底線,渾渾噩噩,胡裏胡塗,虛與委蛇,欠缺責任感承擔力之類。
為什麼這詞兒如此流行?正因為中國充斥大量搗漿糊人士,各種場合都有。
生意場上有胡亂開價信口開河的;交際圈中有忽悠、「吹水唔抹嘴」的;服務界亦濫竽充數蒙混過關。過到關就O K了。
和稀泥,置身事外,當然可以自保,這也是一種能耐。
「江湖」要闖,但「漿糊」只消搗幾下,就完事。當中亦無褒貶之意。
──不過我記得前曾看過這詞兒,在一本上海俚俗之書,老上海方言,「搗漿糊」指色情行業,與妓女發生關係,原意淫褻,亦帶動感。今人沒深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