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留意到,本港日式超巿售賣的日本番薯,包裝上有農夫或農婦的姓名,有些還附相片?這次去日本東北一行,發現鄉下地方售賣的所有農作物都有這樣的「姓名及相片牌」,無論是大規模的巿集,或小小三數檔的零售鋪,農作物均清理得乾乾淨淨,被裝入透明膠袋,附上栽種它們的農夫農婦的資料。相片上的人,笑意盈盈,充滿自信。
有了這樣一個名字及相片,所有的農作物都變得生動起來,像一個生命,有了出處,讓人看到種植它們的人曾經向它們傾注的熱情和心血。中國的薑農種毒薑,自己不吃,賣給別人,那些薑來路蹊蹺,種植者躲在陰暗角落,一旦脫手,與之撇清關係。日本的農人光明磊落的笑臉則與他們的農作物作伴。所以,連一棵葱都似有靈魂的。
中國原本地大物博,但農地被強收,大片土地或荒蕪或建廠,造成生態污染。日本人尊重土地,敬畏大自然,世上速度最快的子彈火車兩邊,是秋田縣海洋般一望無際的翠綠農田,最好吃的秋田米,用秋田米釀的酒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某讀者留言說日本鄉下科技不發達很悲哀,錯了,子彈火車與粒粒皆辛苦的稻田共存,科技與農業同生,東京的秋葉原與仙台1300歲的溫泉旅店各有生存空間,才是真實的、完整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