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斬振英換佔中收兵(自由撰稿人 孟國忠) - 孟國忠

立斬振英換佔中收兵
(自由撰稿人 孟國忠) - 孟國忠

歷史,越來越似在重演,重演董建華下台的故事。
事情的發展越來越似是:今年年底梁振英會「被查找不足」,明年二、三月兩會期間會「被腳痛」,然後由一位民望高的政治人物(很大機會是公務員)接任特首,並挾着高民望率領全體立法會議員北上與京官會面,跟手推出政改方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分別是:上次是為了大幅減少2005年7月1日上街遊行的人數,今次則是為了盡力撲滅2014年7月1日佔領中環的火苗。
簡單講就是:北京或有可能以立斬梁振英來換取佔領中環鳴金收兵!可以嗎?根據「打倒四人幫模式」,答案是:可以的。
所謂的「打倒四人幫模式」,就是找一位或一夥政治人物來祭旗,好讓飽受煎熬的人民盡情發洩,流眼淚的流個夠,講粗口的講個夠,擲石頭的擲個夠,然後天下太平,全民重新出發,直至下次政治危機出現,又再按Replay(重播)掣。
與「陳勝吳廣模式」這個「有中國特色的革命模式」相對,「打倒四人幫模式」可說是「有中國特色的改良模式」。而中國,恐怕就是憑着「改良與革命」這兩條腿,走過三千年來家國、八千里地山河。
香港人就如阿Q,都是「不准革命」。事實上,香港人大多沒有打算搞革命。無論怎麼說,香港人都是「只准改良」。
讓董建華腳痛,可以。
讓梁振英有腦瘤,也可以。
現象是,這陣子,芸芸「Plan B級人物」相繼湧現:曾鈺成拋出「塔斯佗陷阱」(Tacitus Trap),表面上為新班子的公信力危機一錘定音,實際上為梁振英的「反光環效應」(Anti-Halo Effect)蓋棺定論;葉劉淑儀越來越似無名份的行會召集人;曾俊華辦「內交」較梁振英更積極,也越來越受歡迎;就連陳智思,也一反溫柔敦厚的常態,一再就陳茂波醜聞發出「嚴肅警示」。
透過現象看本質,有理由相信,北京至少已經做了「換馬」的前期工作,以免一旦情況急轉直下,而措手不及。
再來,就是隨着薄熙來案快將「審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分餅仔遊戲」預料將可「圓滿結束」,習近平就可騰出時間處理香港問題。到時,不但梁振英須問責,就連「伯樂」董建華都要交代。更何況,中共千方百計無論如何都要消滅佔中於萌芽之時。
中共建政六十四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兩股力量。
兩股都是意識形態力量。一股是宗教力量,法輪功是也。一股是學生力量,六四學運是也。放諸香港,宗教力量的問題較小,勉強只有「半宗教力量」,例如揮舞龍獅旗的「城邦派」。但香港的學生力量就大矣哉。「反國教運動」絕對是中共的wake-up call(大陸名之為「叫床服務」),更何況是足以號召到大、中學生,以至廣大中產的佔中運動?
中共憑大玩特玩意識形態起家,自然明白意識形態的威力(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宗教缺席國度」的威力),更不要說改革開放三十年,意識形態真空這個大問題始終未解,以至一旦遇上強大的意識形態衝擊,自然極易即時陷於恐慌,誓要去之而後快。
既然消滅佔中運動是中共對港政策的頂頭大事,那麼,為有犧牲多壯志,只要想得出的,都會嘗試做(包括出動駐港解放軍),但根據「公共選擇理論」,成本低、效用大的選擇,肯定是更換早已產生「反光環效應」的梁振英。
「反光環效應」是衝着「光環效應」(Halo Effect)而來的。所謂的「光環效應」,就是指對某人的某個顯著的局部特徵的正面看法被非理性地擴大化,變成對此人整體的正面看法,甚至迹近神聖的看法。
相反,對某人的某個顯著的局部特徵的負面看法被非理性地擴大化,變成對此人整體的負面看法,甚至迹近魔性的看法,這,就是「反光環效應」。
去年初,特首選舉期間,梁振英憑口才便給,令不少香港人都以為他辦事幹練,對他產生「光環效應」,以至民調得分節節上升。不過,好景果然不長。去年6月底,梁振英就任特首前夕,爆出山頂大宅僭建醜聞,其連番語言偽術迅速產生「反光環效應」,至今已到動輒得咎的地步。既然梁振英已經淪為萬劫不復的「政治負資產」,食之無味,棄之不足惜,北京為了消滅佔中,或會效法曹操斬殺管倉官王垕的故事,向梁振英說「借你人頭一用,以壓眾心」。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Plan B天子」。

孟國忠
自由撰稿人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