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中心以南的12幅住宅地皮,經過超過3年的時間,最終為庫房帶來接近293億元賣地收入,合共提供超過7,400個單位,連同港鐵康城站上蓋的日出康城項目,還有超過1.5萬伙待落成,將軍澳頓成為重災區。
記者:蔡家儀 伍志輝
攝影:張志華
將軍澳未來供應逾2萬伙,與其說我們的下一代家住新界東北,倒不如說新界東南才是新生代未來的「家」更加實際,然而,是否負擔得起當作別論。
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謂爭議聲不斷,由「密度奇高」到「與臭為伴」,多年來負面評價不斷,因此,將軍澳南填海地皮的規劃被銳意打造,住宅項目圍繞政府設施、市鎮公園及海濱長廊而建,物業發展高度亦以階梯式向海旁遞減。焦點所在的海濱公園,沿海岸兩旁延伸海濱行人道,分別連接規劃中的調景嶺公園(維景灣畔前方)及內海水道公園(清水灣半島前方),後者更以水上活動中心作為發展重點,計劃中還包括海邊露天食肆等特色發展。
住宅實呎普遍逾八千元
若果一心以這個稍為偏離堆填區的新發展區為未來入市目標,以現階段的樓價水平估算,實用呎價普遍要8,000至1萬餘元,換句話說,上車盤售價500萬元。三房戶最低消費800萬元,再具體化一點,大概就是現時填海區地皮旁邊私人屋苑樓價水平。
近期市場主流意見分析,整體樓價有機會在下半年向下調整,最快明年登場的將軍澳南地皮住宅項目,樓價會否再相宜一點?相信會是有意或無意買樓人士的最大注目點。
各擁4地皮
新地 會德豐 做大地主
【土地充裕】
將軍澳12幅官地自2010年2月至今年7月,經過3年多時間,已先後售出。在將軍澳擁有不少項目的新地,先拔頭籌(現已發展成天晉2期)之餘,之後更連購三地,一直穩坐區內大地主之位。
麗新臨海地最貴
不過,會德豐於2012年底發力,短短8個月內狂掃三幅地皮,連同2012年初購入的一幅,兩公司最終同以約100億元,分別奪得四幅地皮,總樓面同約234萬方呎,雙雙成為大地主。
12幅將軍澳地皮由6個發展商瓜分,會德豐及新地各佔4幅,其餘包括華懋、信置、嘉華及麗新財團。其中以麗新財團於2012年11月投得的臨海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4,929元最貴,並刷新區內地價紀錄,成為將軍澳新地王。至於最筍的一幅,就由首度在區內投地的華懋,今年6月以30億元奪得,每方呎樓面地價3,654元,跌破預期下限價,是12幅地皮中呎價最低的一幅。
各幅地皮的動工期、以致推售日期都相當接近,市場預期未來3至4年會有多個樓盤同步推售的情況。
跨海大橋 將成地標
【規劃工程】
將軍澳南地皮對出的將軍澳海灣,規劃中將會興建另一地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這條全長1.8公里的跨海大橋,為附帶單車徑和行人路的雙線雙程分隔車道,以高架橋橫跨將軍澳海灣,連接日出康城和調景嶺,接駁計劃中全長4.2公里的將軍澳至藍田隧道。有關工程項目的建議方案已於今年5月刊憲,當局預期工程最快2016年開展,2020年落成啟用。
政府為此項目曾舉行公眾參與及設計概念徵集活動,並選定「活力無限」為跨灣連接路大橋的基礎設計方案。
日出康城 料建50幢
【供應不絕】
將軍澳日出康城全期發展預算興建50幢住宅,提供約2.15萬個住宅單位,第1期首都及第2期領都、領峯及領凱,合共佔6,300餘伙。
至於興建中的第3期,預算提供1,648伙,至於包括超過50萬方呎商場的餘下期數,最快今年或明年起分階段推出招標。
不過,伴隨着這個龐大發展的是距離只有850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早前政府與地區人士及一眾政客們,仍然就是否擴建這個運作即將飽和的「臭味源頭」作出角力,因此其前景難料。
五六年拍一部戲?講到嬲嬲哋,肥佬黎教王家衛拍戲!
想睇今周足本《亂噏24》?蘋果網站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