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業績預測常被「看扁」,但結果令分析員「跌眼鏡」的東亞銀行(023),昨再在一片「看跌」聲中,創半年盈利新高,靠中港淨息差顯著擴闊、收費收益及貸款增長等核心動力,並對沖利率衍生工具獲交易溢利,令該行中期盈利按年增長13%至33.76億元。
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證券界指從東亞業績可預示,其他中型行如永亨(302)及大新(2356)等,因資金成本下跌,淨息差亦將大幅擴闊,但大行如匯豐香港、恒生(011)及渣打香港等,資金結構不同,淨息差未必同等受惠。
受上半年業績勝預期刺激,昨日午後東亞股價一度突破30元,收市報29.45元,升1.2%;永亨午後亦攀升,收報74.15元,升3.13%,中銀(2388)及大新,各升2.67%及1.56%。
中期息43仙 派息率降
東亞將派中期息每股43仙,與去年一樣,派息率則由32%降至30%,遜於匯控(005)及中銀。對於會否續減派息,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董事會將平衡股東利益、新資本要求及業務增長等考慮。按《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標準,期末計該行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為10.5%。
除了6月份資金成本按月回升外,上半年本港定存息率均在下跌,截至6月底,東亞整體淨息差為1.83厘,按年及按半年計,分別擴闊20及13點子,期內本港貸款較去年底增加6.7%,不良率為0.27%。
匯恒淨息差壓力較大
展望下半年淨息差,李民橋指「視乎資金成本走勢」,企業銀行貸款是過去半年信貸增長來源,預期全年度,貸款可保持高單位數增長,因環球經濟放緩,出口及製造業有輕微還款困難,但整體不良率極低。
中信證券國際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陳昔典估計,東亞非內地業務,上半年淨息差按半年擴闊約6點子至1.58厘,他相信永亨及大新等細行,亦會顯著受惠資金成本下降令息差擴闊,幅度或逾10點子,中銀是較有利的大行,惟匯豐香港及恒生資金結構不同,是同業市場最大拆出方,淨息差難像中型行般擴闊。
花旗及大和報告均認為,東亞業績對本地銀行股帶來正面訊息,前者首選中銀,永亨及大新也可取;後者亦看好中銀表現,但估計下半年度,資金成本上升,東亞淨息差將收窄。瑞信估計,強勁貸款增長及淨息差改善下,本地銀行中期核心盈利將按年增加3%,貸款按半年升5%。
五六年拍一部戲?講到嬲嬲哋,肥佬黎教王家衛拍戲!
想睇今周足本《亂噏24》?蘋果網站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