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初,香港大學公佈市民對特首表現評價的調查結果。由於調查期間爆出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新界東北發展區囤地的事件,連累特首梁振英的民望再創新低。港大的調查結果顯示,特首是次表現評分創下自其上任以來的新低,可見市民對梁振英的整體表現越來越不滿。
如果要衡量梁振英現時的民望是何其低企,讀者可以將現任特首的民望評分與上任特首曾蔭權的民望評分作出比較。根據港大民意調查的結果,梁振英在上月下旬的整體表現評分是45.1分,而曾蔭權在任內的最低分是38.5分。雖然在分數上,梁振英仍未跌至曾蔭權的最低水平,但筆者想指出曾蔭權這個分數是其任內最後一個月的得分。當時大部份市民對他已極度不滿,以「送瘟神」來形容市民的感覺亦不為過。而現時梁振英的得分,與上任特首下台前最後一次得分只相差6.6分,情況絕不樂觀。
梁振英能否創造奇蹟,扭轉劣勢,挽回市民對他的印象仍是未知之數,但若然他仍是故步自封,拒絕順應民意,作出改革,梁振英將不可能有效地管治香港,更遑論推動任何重要政策。
所謂改革,包括以下兩方面:
第一,改善施政作風——梁振英對泛民極之抗拒。這與他在參選特首選舉時曾提及的「香港營」和「大和解」背道而馳。最近,梁振英為了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政改諮詢才邀請過個別泛民議員和學者會面,這是為勢所逼還是真心真意,筆者無從稽考。現在梁振英首要做的是履行他在選舉期間許下的承諾,不能用語言偽術和「拖字訣」解決難題。大部份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分辨真心假意。
第二,引入新血——梁振英在上年的特首選舉不斷提及在組織管治班底時會做到唯才是用。無奈,當他公佈班底後,卻令人有「亂點鴛鴦」之感。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委任出身人力資源顧問的吳克儉為教育局局長,從吳局長過去一年的工作表現來看,筆者相信大部份市民會形容梁振英向他委以重任實為失敗之作。另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任命是將張志剛委任為大學教資委員會成員。以筆者意見,委任一個「非學者型」的張志剛進入一個學術委員會只會拉低該會的公信力,對香港教育界來說,這簡直是一個諷刺。
梁振英需要改變用人唯親的作風,並要為問責團隊引入新血。以陳茂波和吳克儉的處境為例,他們現時極需要一個形象正面而且能幹的副局長協助推行重要政策,因為不少市民對幾位民望低企的局長失去信心,如果梁振英仍不立刻委任有能之士加入管治團隊,這個政府將寸步難行。
雖然筆者對梁振英的團隊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但作為香港的一分子,筆者絕不希望香港沉淪下去。無奈梁振英身邊有太多「幫倒忙」的支持者,實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以上周五,香港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的「艷星論」為例,其狂妄言論引來不少婦女團體示威,又再為梁振英樹立更多敵人,窒礙政府推行政策,以及破壞社會和諧,實為反智行為。另外,梁振英的忠心粉絲蔣麗芸在立法會的言論不時淪為笑柄,有支持者若此,實在家門不幸。假如筆者是梁振英,定必會懇求這班支持者「講少些、當幫忙」。
中國歷史中,劉邦即使無才,卻因得到有能之士相助而得天下。可見出色的謀臣絕對是在位者不可或缺的。梁振英未必是一無才幹的人,但他身後缺乏有才能之士卻是不爭的事實。在管理學來說,一個「無兵司令」,又怎可能打勝仗呢!
關焯照
經濟學家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