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家中長者煮餸味道突然轉變?精通股票的長者突然高買低賣?他們也有機會罹患認知障礙症(即癡呆症)。
中大研究發現,常做運動兼繪畫、耍太極及下棋等認知活動的長者,56%記憶力有進步,他們出現認知障礙的比率亦由一般長者的9%降至4%。有曾中風兩次的長者,多做運動和認知活動後,說話較以往清晰。
多繪畫運動有助記憶
上述研究由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進行,研究將423名平均75歲的長者,分成4組,第一組每周三次綜合接受太極、八段錦等運動,以及繪畫、書法等認知活動訓練。其餘3組則分別只接受運動、認知活動或社交活動其中一種。
結果顯示,一年後,參加研究的長者中,56%認知功能有進步,37%無變,整體認知障礙病發率為4%,較一般長者的9%低,而抑鬱情緒症狀亦有明顯改善。抽出有非常輕度認知障礙的230名參加者作分析,發現綜合組的長者在記憶和語言表達方面都較其他3組有更顯著的進步。
三成機會5年內退化
林翠華解釋,長者進行認知活動時較須「用腦」,有助訓練他們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減低罹患認知障礙的機會,或推遲他們發病年齡,減輕疾病為他們及其家人帶來的痛苦之餘,也可減低醫療成本。她又提醒,非常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於5年內退化成認知障礙症的機會率約三成,應該及早多讓他們做運動和練習認知活動,有助減慢認知退化。
70歲的孔有梅三年前曾經歷兩次中風,發病初期口齒不清及行動不便。她是上述研究的綜合組參加者之一,透過研究,她養成經常運動和進行認知活動的習慣,現在說話清晰,「𠵱家我連追巴士都可以!」
【動主播召喚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