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9歲的男性患者,雖被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多年,並長期有吸煙飲酒習慣,但對自己的病情一直未予重視,未有實行飲食控制,兩年前開始出現手足麻木、乏力、痠痛、行走耐力下降等症狀。這些都是由糖尿病引致周圍神經出現病變,這類病人主要表現為手足麻木、疼痛,可有蟻行感、燒灼感、痠脹感或乏力感,日輕夜重,病久可出現上下肢對稱性肌肉萎縮。
主因為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發展的主因是血糖控制不佳,一些不良的生活嗜好,如吸煙、嗜酒等,亦可加重病情。現代醫學的治療在降糖等對症治療的基礎上,以營養神經治療為主。中醫認為此病的產生主要有「虛」、「實」兩方面。「實」主要是瘀血和痰濕阻滯經絡,經絡不通,肌膚、肌肉、筋骨失養所致。「虛」主要是氣血陰陽等不足導致肌膚、肌肉、筋骨得不到營養產生。在治療上,在補益肝腎精血的同時,結合活血化瘀、熄風通絡祛濕的中藥,使氣血足,經絡通,症狀就能緩解。
患者在中西醫藥配合治療,加上飲食控制的情況下,一個月後下肢麻木酸痛的症狀已見改善,睡眠時間及質量提高。三個月後肢體麻木及疼痛未發,血糖控制穩定。
對患者而言,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最有效方法。中醫藥治療能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通過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更好地控制病情,延緩其進展。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陳小琴醫師
「專」言中醫
隔周四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