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炸薯條「毒」,不但致肥還致癌,我們早知。想不到翠玉瓜亦高危,真是愕然。
食安中心最新研究發現,中國人愛「鑊氣」,原來高溫炒菜會引致化學作用,產生「丙烯酰胺」,這化學物為人類神經毒素。翠玉瓜、蒜頭、洋葱、燈籠椒、蕹菜等含量高,以翠玉瓜為最。專家認為之前先用水汆一分鐘,以縮短炒菜時間,少油少鹽少高溫,才是健康吃法。
但翠玉瓜一向是乾炒爆炒小炒的食材,鮮吃或煮湯乏味。漁農自然護理署曾推介這新款優質瓜菜,說它做菜簡便,營養價值高,香港市民多一種選擇。翠玉瓜以前較少人食用,是近年才大受歡迎,很多食肆菜牌上都見,原名「西葫蘆」又稱夏南瓜的翠玉瓜,就這樣「紅」起來。本來是青瓜、節瓜、絲瓜、冬瓜等食材之外的好瓜,烹調手法令它變毒,無辜的香港人現在才明白。
其實香港何嘗不是一個優質翠玉瓜?是被魔掌染紅,政客染黑,庸劣狼班子加促腐敗。香港淪落了,「翠玉」成「瓜」,香港也是「薄瓜瓜」──紅顏薄命被迫提早瓜老襯。叫人睹瓜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