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時今日,到了囤地醜聞被揭發十天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先生仍然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裏,仍然不肯承認錯誤,甚至自覺受了委屈。讓這樣不知錯、不知恥的官員繼續留在政府高層實在是香港的不幸,是市民的不幸。
可不是麼?在昨天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後,陳茂波雖然再次就囤地醜聞作回應,但他既沒有認錯也沒有道歉,只表示自己表達及解釋時有點論盡,在處理上可以做好些,並會檢討有關情況。陳茂波還說,沒聽過政府團隊內有人嫌他「陀衰」政府。
先不說陳茂波是否「陀衰」整個政府,他在今次囤地醜聞中的表現絕不是論盡,而是一再蓄意以語言偽術隱瞞真相,而是一再以不同手段掩飾。首先,當本報踢爆他擁有新界東北土地權益,可能涉及利益衝突時,陳茂波只想盡量淡化事件,不肯迅速公開及全面交代所持有的公司股權及土地利益,希望躲在有漏洞的官員申報制度背後避過質疑。
到立法會議員介入要求解釋,陳茂波避無可避下才擠牙膏般承認在新界東北地皮由太太許步明的家族公司擁有,又說因為申報制度沒有要求申報配偶資產,所以在去年七月上任時沒有把這些土地列入利益登記。這種避重就輕,諉過於申報制度的做法清楚顯示他對個人涉及的利益衝突情況毫不敏感,甚至有意遮掩隱瞞。
更令人震驚的是,陳茂波指土地權益由「我太太及其家人的」公司擁有,自己沒有實際權益。實情卻是,這位「太太的家人」原來就是他的兒子。換言之,土地權益根本由陳茂波的直系親屬持有,跟由他直接擁有沒有多少分別。他拐了幾個彎大玩語言偽術為的是要隱瞞真相,為的是想淡化利益衝突嫌疑。像這樣的做法怎可能是「論盡」、怎可能是無心之失呢?
好了,在龐大的政治及輿論壓力下,陳茂波終於公佈了相關公司股權、交易狀況及土地買賣資料。只可惜,提供的各項資料仍然疑點重重,仍然不夠全面,公眾及議員根本無法判斷所謂出售土地權益是真是假,根本難以確立交易是真的買賣還是託管。當一個官員連最需要、最應該解釋的問題也不肯、不願清楚交代時,他怎麼可能輕輕一句「論盡」、「檢討」了事呢?
陳茂波不知錯、不知恥固然該追究到底,他「陀衰」整個政府,妨礙政務及發展計劃順利開展更是不能輕視的問題。官員的誠信及操守直接影響政策的成敗,直接影響政策能否順利推行。因為缺乏誠信的官員根本難以得到市民及利益團體的信任,更不要說居中斡旋協調,凝聚共識。新界東北發展或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涉及龐大土地利益,影響成千上萬居民,關係香港未來幾十年發展,政府及社會需要一個值得公眾信任的人協調不同利益,減少矛盾,建立互信。陳茂波先生卻一而再、再而三涉及利益衝突問題,誠信操守備受質疑,公眾對他連基本信任與尊重也沒有。由這樣的人繼續擔任發展局局長,繼續推動大型發展計劃只會處處碰壁,步步難行,一事無成。最終受害的將是七百萬市民。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