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亞債有避險功能

基金觀點:亞債有避險功能

不少投資者仍對1997年金融危機中,亞洲債券價格急跌的情況歷歷在目。但現時還認為亞洲債券為高風險投資的想法或會不合時宜。事實上,近期市場走勢反映投資者已視之為有避險功能的資產。
過往經驗指出,投資者為避險會將資金投入美國國債、德國國債等避險工具,令其價格推高。而近期情況顯示,現時亞洲債券已發展至具有避險工具的特質。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時,美國國債受追捧,自然債息回落,當時亞洲債券債息亦跟隨回落,反映有避險資金流入。
亞洲債券脫胎換骨的原因,與經濟基本面強勁不無關係。亞洲區經濟增速力壓已發展市場,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區內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增長近7%,而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組成的東協五國更成為區內亮點。另外,亞洲國家的財政狀況亦較為穩健,主權債務佔GDP比例遠低於已發展國家平均水平,因而晉升投資級債券。亞洲國家從金融風暴後吸取教訓,積存大量外匯儲備,防備外來危機的抵抗力大增。
多個退休金及主權基金不斷購入亞洲債,而中央銀行亦利用亞洲債分散外匯儲備,反映投資者對亞洲債的觀感已大不同,亦突顯出當中的投資價值。

德盛安聯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