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美國商業石油存量3.88億桶,是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
美國頁岩油產量急升,需求沒有跟着上升,美國減少進口外國石油每日超過100萬桶,產油量嚴重過剩,油價前景極之暗淡。
6月28日開始的四個星期,美國石油存量減少3,000萬桶,有紀綠的30年來,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油價因為石油存量下降而急升。
誤墮商品期貨陷阱
將過去四星期的美國石油產量加上進口量再減煉油量,就會發現美國有數千萬桶原油下落不明。
美國庫存石油減少,只是庫存原油被泵到不計算的存油量的油缸去;在會計上,石油存量就可以減少。歐美監管機構現正在調查跨國石油公司和銀行操控油價。
國際經驗不足而又對期貨情有獨鍾的中國國企,多次墮入美國華爾街大鱷的商品操控期貨陷阱。
中國航油因為做空期油,碰上石油價格急升,虧蝕了5.54億美元,而於2004年12月申請破產。
中國國企買賣期油,就是和操控油價的大鱷對賭油價升跌,難怪輸到破產。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更慘,2008年和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公司簽署了25年的天然氣合同,參考日本原油綜合價格,每年購入200萬噸天然氣。
中海油的真正對手是歐美石油公司,他們早就知道美國頁岩氣開發,會令天然氣價格暴跌,讓中海油用石油價格鎖定25年的天然氣供貨價格。
只要將石油價格維持在高位,中海油最終可能蒙受1,000億美元巨虧。這是油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楊衛隆
金融海嘯系列作者
本欄逢周四刊出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