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果加工業難經營

生果加工業難經營

【工作繁重】
捲入血案的生果加工公司「Fresh-cut」,其實是與多間公司組成的「生果鏈」。該公司老闆擁有十多間同類型公司,由批發水果、加工切粒到包裝、銷售一條龍經營。業界指相關行業講求新鮮及衞生,成本高、風險大,必須有固定客源維持業績。

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Fresh-cut」於04年創立,廠房今年年初由屯門遷至大埔,姓黎老闆坐擁逾10間食品公司,批發水果、加工切粒、銷售、包裝一手包辦,將多種水果切粒或榨汁,再由運輸團隊送往國泰航空、漢莎航空及多間酒店,標榜處理水果達國際認可水平,黎同時是本港一家知名咖啡店老闆。

須固定客源維持

有「果欄活字典」之稱的九龍果菜同業商會副理事長張志祥稱,以橙為例,批發至榨汁等生果加工廠其實只佔兩至三成,每箱113個橙的批發價由150元至180元不等,零售價可貴逾倍。但生果加工廠為免釀成食物中毒,要面對新鮮及衞生的難題,故製作及運輸成本較高,售價亦相對提升,必須有固定客源才可維持。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