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保障】
上期談到職場新人每月200元已可買到醫療保險,趁年輕亦建議供一份保障終身的危疾保險,享受最長保障期;即使最終未能派上用場,也可當作儲蓄或人壽保險。當然,保費並不便宜,25歲買50萬元可多次索償的危疾保額,每月保費都要千元起步。財務策劃師則建議,投保人可考慮購買可負擔保額的終身危疾單,再以多約一成的保費附加定期危疾單來增大保額;待經濟能力改善後,將附加部份轉為終身保障。
記者:李芳芳
港人較重視人壽保障,但患上嚴重疾病的索償機會是死亡率的三倍,當中統稱三大殺手的癌症、心臟疾病和中風的索償宗數佔近九成。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如癌症等重病的五年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患者往往面臨高昂的醫療開支,例如標靶藥、化療針等公共醫療未有涵蓋的貴價藥物,凸顯危疾單的重要性,並成為近年熱門的保險產品。
每月千元 保額50萬
同樣以25歲非吸煙女性為例,投保50萬元附加可多重索償保障的危疾單,在本港6間主要保險商中,每月保費介乎1,004至1,185元(見表),頭尾相差18%,差額遠低於醫療保險的三成。6份單基本都覆蓋常見的嚴重疾病,僅少數疾病有所區別,保誠單保障65種重病的數目最廣。整體可選擇的供款年期由5至65年,宏利單就有供至65歲的最長選擇。
保費之外,需重點考慮的是危疾單的儲蓄回報,萬一遇上財困亦可將保單變現救急。6份單中,假設在65歲時退保套現,保證價值及預期總回報都相差非常大。預期總回報最高的是宏利有近80萬元,較最少的永明多近八成。當然在投保人65歲後才索償或離世,保單滾存的非保證獎賞有更加明顯的效應,以回報較為理想的保誠單為例,在上述個案的非保證獎賞價值,可滾大至49萬元,再加上50萬元的保額,便享有近百萬元的保障。
危疾基本單通常在發病後索償便終止保障,而附加或已設的多次索償保障,可解決再次中招憂慮,尤其是老年時可能遭遇其他併發症,可根據所購的保單,再次索償最多等同的保額。友邦「多重安心保」附有最高5次的索償,其他險商需額外增設,AXA安盛和永明都可有最多5次索償機會,保誠和蘇黎世則為3次,全部僅保至85歲。同一種或所歸納的同一類疾病復發,基本都不會在受保範圍,除癌症例外,但索償次數有上限。唯獨宏利不設此額外保障,但計劃保證可有兩次重新投保的權利,保費將按當時年齡及狀況釐定。
資金有限 附加定期保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陳家慶表示,假若預算有限,可在終身危疾單的基礎上,附加保證可轉為終身的定期危疾單來增大保額,根據現時收入水平考慮如五五的保額佔比。待經濟可負擔時,再加錢轉為終身保障,但當然屆時保費亦因年齡和通脹而增加。
康宏理財服務聯席董事卓啓雄指,醫管局數字顯示,危疾醫療費最少40萬元,未計因病情而停工期間的生活開支和家庭負擔。年輕人雖然大多認為危疾中招機會較低,但越早購買終身單,不但受保機會大,而且保費較平,享受更長保障期。
永明康護危疾保II
•三大危疾復發可再獲兩成額外保障
•五次多重保障中,最多三次癌症索償
友邦多重安心保
•保單現金價值高
•多重索償最多可達五次
杜汶澤、彭浩翔初會蔡瀾、黎智英!仲未睇?
第三集《亂噏24》足本放送中,即上: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