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跟鞋品牌Rupert Sanderson亞洲區合夥人麥柏靈,在英國倫敦大學就讀時已開始炒賣Panerai,年僅31歲的他曾於Louis Vuitton鐘錶及珠寶部以及佳士得任職鐘錶專家,終日與古董及新款名錶為伍。如今勞力士、百達翡麗都已視作等閒,他玩錶玩得更精,迷上了生產數量極少的獨立製錶(independent watchmaking)。
記者:黃碧珊
攝影:麥永健
麥柏靈自小就在英國讀書,16歲在英國貴族學校哈羅公學就讀時,見德國籍同學手上戴了一隻有兩地時間的勞力士紅藍圈GMT Master II,就要求父母買一隻給自己作為18歲的生日禮物,結果他只得到一隻同樣有兩地時間功能,約萬多元的歐米茄Seamaster GMT。
他靠自己節衣縮食和做兼職,儲了差不多一年多、花約3萬元買了一隻Panerai PAM29,那時Panerai剛冒起,二手價炒得瘋癲。「一年後將錶賣出,忘了具體價錢,但不用蝕錢的。」高𥧌期一年買了約30隻Panerai,易手價到心水位就放出去做網上買賣。2004年大學畢業後,曾加入佳士得任職鐘錶專家見盡新舊名錶。「香港、紐約及日內瓦三地,每地每年各有兩場拍賣會,每次最少有200隻錶,一年就接觸超過1,000隻錶。」從數百年歷史的懷錶,至最新推出的限量版名錶,也出現在眼前。「我負責寫目錄,將每隻錶拿上手記下它們的特徵及賣點。」當年接觸得最多就是五、六十年代的百達翡麗、勞力士及江詩丹頓。「舊錶極需要知識去分辨真偽,最好有最少兩隻錶比拼,睇得多就清楚明白。」例如六十年代或之前的百達翡麗,錶面上的字是以失傳的高溫琺瑯彩製造,較近代製造的更具立體感。
除編寫拍賣目錄,麥柏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收藏家聯絡交流,尋找具潛質的拍賣品。「見過的收藏家全部有過百隻罕有名錶,他們對錶很有認識,近十多年已經開始從大牌子轉向生產量較少的獨立製錶。」新加坡收藏家早在2000年已開始找獨立製錶。
全人手製作獨特設計
高級手錶品牌通常有逾百年歷史,並由集團式經營,獨立製錶多是由一名身兼設計的製錶師,帶領一小撮工匠開發及製造,全部人手製作,有些連錶殼及部份零件也是自己冶煉出來。由於製作需時,年產量僅數十至數百隻,麥柏靈也隨專業收藏家的步伐轉向獨立製錶中找新刺激。
他從不同的收藏家推介中選擇了六至七個獨立製錶師,再鑽研他們的生產量、設計款式及製作過程,才決定買入哪隻錶。「一隻錶索價數十萬元,總要揀到最啱才買。」他最後選了芬蘭籍的獨立製錶師Kari Voutilainen。Kari在芬蘭Tapiola的製錶學院畢業,其後到瑞士製錶學院繼續學習,畢業後到位於瑞士專門修復稀世名錶的修復中心Parmigiani Mesure et Art du Temps擔任了十年修復工作,之後再到製錶學院從事教育工作。2002年在瑞士西部Jura Mountains腳下的獨立製錶師集中地Motiers開設工作室。Kari每天就在數千平方呎的獨立屋內工作兼居住,太太與12名工匠就是好幫手,每年只生產約50隻錶。
親赴瑞士求度身改裝
麥柏靈看中限量30隻的Kari Voutilainen Observatoire,機芯是在七十年代測時比賽中獲表現最準確獎的Peseux 260,Observatoire在2007年製錶界的最高榮譽──日內瓦鐘錶大賞(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ève)中獲最佳男裝錶獎。不過,麥柏靈希望擁有一隻獨一無二的Observatoire,希望錶面阿拉伯數字中夾有羅馬數字,有較花巧的錶面圖案。Kari是少數願意按客人要求改動設計的獨立製錶師,所以他從新加坡收藏家手中以數十萬元買了一隻Observatoire,又從市場買一個Peseux 260機芯,再飛到瑞士Kari Voutilainen工作室。「要割愛變賣部份Panerai才夠錢買一隻,向Kari落足嘴頭解釋我的改裝設計理念。」經過數次專程到瑞士與Kari見面和跟進,結果約一年後,按他要求改裝的Observatoire完成了。
前年,麥柏靈又要求Kari為他在二手市場購入一隻他出品過的Chronograph系列,再要求將錶殼由拋光面改成磨砂面,減少刮花的機會。麥柏靈飽覽無數名錶,但獨立製錶師的技藝與創作空間,都像個無底深潭,對他這個新手而言,無比吸引。
獨立製錶師Kari Voutilainen瑞士工作室
杜汶澤、彭浩翔初會蔡瀾、黎智英!仲未睇?
第三集《亂噏24》足本放送中,即上: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