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姨講故事 激活特殊學生思維 不能言語 腦萎童變朗誦好手

姨姨講故事 激活特殊學生思維 
不能言語 腦萎童變朗誦好手

【特寫】
一本故事書對小朋友的身心發展有多大影響?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自2005年起舉辦「故事姨姨計劃」,每星期請來義工化身「故事天使」,透過講故事啟發學生思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樹熊姨姨(61歲)當了「天使」逾12年,盼以故事燃亮心靈,助幼苗茁壯成長!
記者:陳潔儀

樹熊姨姨坦言︰「每次睇錄影片段一次,都會忍唔住喊一次,因為呢度小朋友嘅需要係畀你想像嘅更多」,由於每次參與的學生約有10多位,學校安裝攝錄機拍攝故事堂的情況,了解每位學生的反應,從而因材施教。
「一般嘅小朋友你培養佢哋睇故事書,開展佢哋呢個興趣就可以,但呢度嘅學生記憶力較為短暫,我哋有唔同教育方法,例如聽覺較差學生要多啲用視覺吸引佢哋,明白能力較低要多啲用公仔解釋」,樹熊姨姨自信地說。自2000年退休後,樹熊姨姨修讀輔導課程自我增值,並學以致用,與其他義工組成「故事天使」隊,洗滌小朋友心靈。

另類刺激 發展潛能

「牛牛姨姨……薯片姨姨……彩虹姨姨……」在該校念了六年、患有小腦萎縮症的善文(15歲)如數家珍地說出故事姨姨的名字。計劃統籌盧老師感嘆道:「睇住佢(善文)進步,佢以前只係發到音,但講唔到嘢,參加咗計劃之後,呢兩年可以參加中文朗誦比賽,仲拎到優良獎狀。」
同樣患有小腦萎縮症的阿深(15歲)參加了五年「故事姨姨計劃」,去年起卻主動不再參加,「留番機會畀低年級小朋友」,他笑說:「鍾意咗睇書,𠵱家逢星期一都要上嚟同故事姨姨say個hi。」
盧老師表示,該校學生大部份患有腦痙攣,希望透過計劃讓學生有「另類刺激」,發展其他潛能,活動也會邀請家長參與,令家長明白原來「小朋友唔係懶,亦唔應該逼得佢哋太緊」。她欣慰地說:「其實小朋友好叻,佢哋好快就同故事姨姨好似一家人咁,有時唔見佢哋一兩個星期,就會問:『點解佢哋(故事姨姨)冇嚟嘅?』」她盼望社會大眾可以多接觸特殊學校學生,給予愛和接納的正能量。
一本小小的故事書除了是消遣讀物,更可以譜出小孩子的心靈雞湯,助他們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查詢網頁: http://blog.yahoo.com/_GW5ZFIW7RCA3DFZUICD6MCIFCU/articles/page/1

學校提供輕鬆舒適的閱讀空間。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