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資股越戰越輸,與本地薑相比,差距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大。H指昨挫1.2%,累計08年至今,H指跌幅較恒指多18.8個百分點,較恒生香港35指數更多出27.7個百分點,均為5年半來高位,反映去年起跑輸的中資股越跌越低殘。有基金經理指,內地企業營運模式問題改變需時,中資股「隨時仲要輸多幾年」。
記者:林 靜 高明輝
早年中國經濟大起飛,中資股在08年之前均為市場資金寵兒,跑贏本地股份情況極之明顯。不過,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推出四萬億救市方案,後遺症在近年漸顯現。倘以08年初為起點,雖然往後三年恒指及H指走勢同步,但及至2012起,中資股開始乏力並跑輸,至近日差距越見拉闊,H指及恒指08年至今分別累跌40.2%及21.4%,2012年至今累積變幅則分別為跌3%及升18.5%,差距幅度非常明顯。
本地薑去年至今贏一截
若果完全撇除中資股因素,將H指與恒生香港35指數比較,則後者08年至今只跌12.6%,2012年至今大升27.2%,分別跑贏H指27.7及30.2個百分點,高下立見。
引發本地薑與中資走勢迥異的關鍵,在於本地地產及濠賭股近年發威,如銀娛(027)及太古地產(1972)於2012年至今分別狂飆1.8倍及1.4倍;相反內地資源在產能過剩陰霾下,狂瀉不停,兗煤(1171)及紫金(2899)期內就分別瘋狂大跌六成及44%。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中資股近年積弱,在於內地企業「做大做強」的營運及思想模式,令不少生意均由瘋狂借貸及應收賬推升,加上四萬億救市方案引發產能過剩,目前企業除了陷入以減價去庫存的困局外,還要面對內地薪酬持續上升的壓力,「(薪酬)每年升十幾個(巴仙),啲企業點會有運行。」
個別板塊 留意內房科網
黃國英補充,中資股目前面對的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因此以估值低殘而期待中資股反彈是不切實際:「隨時仲要輸多幾年!」他又提醒,不少投資者買入中資股的原因,只單純認為有中央力撐,就至少可保企業不倒閉,「但問題係你𠵱家唔係買債券、係買股票喎,唔執笠都唔代表可以有錢賺」。
摩根資產管理市場策略師譚慧敏亦表示,現時不急於吸納中資股,僅趁低吸納個別板塊,包括內房、科網及環保汽車股。黃國英則指,中資股目前只有科網、內房及低檔品牌,值得留意。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