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劃:港漫不死

大企劃:港漫不死

動漫節今日閉幕,參展商賺個盤滿缽滿,漫畫迷滿載而歸,年復年筆者同樣泛起一個疑問,怎麼本地漫畫的攤位越來越少?眼見近年美國超級英雄漫畫改編的電影,屢破香港票房紀錄,衍生副產品亦帶來無限商機,反觀香港傳統薄裝漫畫雖依舊有銷量,但已不能回復當年《古惑仔》、《風雲》的盛世,是否標誌港漫式微?本土漫畫界殿堂級人物黃玉郎對此抱樂觀態度,並積極部署開拍《神兵玄奇》三部曲,誓將港漫推進另一盛世!
撰文:文國駿

執筆之時,剛看到一則「國際」新聞—蝙蝠俠將在《鋼鐵英雄》續集大戰超人。那原本是在聖地牙哥舉行的國際動漫節(Comic-Con)的小小噱頭,竟能觸動全球數以億計的漫畫迷,認定它是國際大新聞,原來漫畫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之中。由Marvel漫畫改編而成的電影,繼08年基斯杜化路倫(Christopher Nolan)拍攝的《蝙蝠俠—黑夜之神》全球票房賣個滿堂紅後,鋼鐵奇俠、雷神及美國隊長排住隊出場,超級英雄電影當真長拍長有。
回想起70、80年代,本土漫畫也有過黃金時期,最經典首推黃玉郎的《龍虎門》(前身為《小流氓》)。漫畫糅合技擊、黑幫及血腥元素,主角儆惡懲奸、鋤強扶弱,看得人大快人心,亦建立正義價值觀。79年《龍虎門》被改編成電影,由黃玉郎擔任出品人兼任編劇及導演,由白彪主演,可說是港漫改編電影的先驅,繼而有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古惑仔》系列,成就港漫電影的全盛時期。可惜隨着電影市道走下坡,翻版光碟猖獗,港漫改編電影也進退維谷,甄子丹及謝霆鋒主演的《龍虎門》(06年)只能收1,200萬;鄭伊健及郭富城闊別11年再合作的《風雲II》(09年),亦僅收得1,500萬票房。相比起火紅火熱的美漫改編電影,實在微不足道。

打造港版《魔戒》

今年是黃玉郎入行50周年,日前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探討這現象。問他港漫是否不太適合改編成電影?他加以否認:「其實港漫改編成電影係絕對適合,故事同樣有明確嘅起、承、轉、合。外國電影點解可以咁成功同吸納咁多fans?首先人哋真係好肯畀錢,套套都幾十億成本,特技方面出到嚟,效果一定會好好。第二,就係人哋好多漫畫都有至少十幾二十年歷史,fans係陪住角色長大。」70後、80後讀者的而且確看《龍虎門》大,隨口也說得出王小虎的獨門絕招。
原以為黃玉郎會對本土漫畫意興闌珊,怎知言語間聽得出這位漫畫大師對港漫仍充滿信心,港漫改編電影更可重新成為主流趨勢。他表示現今內地電影市場百花齊放,要找願意付出大筆資金的投資者委實不難,加上港漫亦隨着潮流北上,幾年間吸納龐大的讀者群。眾所周知,電影於內地送檢是一大難關,尤其本土電影向來天花龍鳳,題材萬千,問黃玉郎對此有何見解?他說:「漫畫方面其實個個都好守規矩,大家都知只要唔講鬼神、政治同過份血腥暴力就可以,基本上都冇問題。」他又透露將旗下漫畫《神兵玄奇》改編成電影的籌備工作已如箭在弦,但暫不便透露太多,僅說:「男主角方面我屬意謝霆鋒演出,而《神兵》電影會以三部曲拍攝,因為故事同背景太大,可以話係香港版嘅《魔戒》!」

黃玉郎的《龍虎門》主角儆惡懲奸看得人大快人心,亦建立正義價值觀。

轉型網上求生

談完電影,問到黃玉郎這半世紀的漫畫生涯可有遇上低潮?他坦言沒有,即使早年日漫大舉入侵香港市場,港漫亦能見招拆招,或許這就是港人引以為傲的「窮則變、變則通」。至於港漫的前景?黃玉郎仍感樂觀:「我覺得漫畫同民生係息息相關,我哋啲題材點嚟?咪又係民生情況,只係如果我哋畫嘅係古代武俠漫畫,咪會用多啲隱喻,但絕對離唔開社會問題。至於近年係有唔少內地網站有盜版漫畫睇,但換轉諗,可以幫我哋吸納多啲讀者,只要我哋推出一個完善網站,月費計劃咁畀內地網民去睇,圍番條數一樣係另一條出路,轉型網上都係一個趨勢。」

本土漫畫也有過黃金時期,可惜已不復當年。

【動主播召喚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