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運打爛港人飯碗 引發流血騷亂

禁運打爛港人飯碗 引發流血騷亂

【韓戰下的香港】
1950年代初期的香港,是十分倚重貿易的城市。寧枉勿縱式的戰略物資禁運,嚴重打擊香港各行各業,失業率飆升。工友生活艱難,左派工運乘時而起,間接促成1952年的「三一事件」,騷亂中有一名市民死亡。

左派工運乘機崛起

受軍需品「白鐵皮」禁運影響,用作包裝糖果餅乾的鐵盒大幅漲價,業界或因加價而銷量大減,或因利潤太低而減產。中華廠商會聯合會於1951年底發表糖果餅乾外銷數字,一年間減半,工會登記失業人數由150人升至500人。
研究左派工運的《文匯報》前社長周奕指出,金屬原材料禁運下,本港大量工廠減產甚至停工,很多港人失去飯碗,即使有工開的,也因為工廠減產而生計大受打擊。他說:「當時啲工人收入好低,一定要靠加班先維持到個人生活。工廠一減產,工人就好困難。」
當時在工會工作的周奕指出,眼見身邊的工友都生活在貧窮線下,相當淒涼。民怨日積月累,終於在1952年3月1日爆發大騷動。事件背景是東頭村大火後,災民埋怨救濟不足,中共借機派遣一隊「粵穗慰問團」來港慰問災民,被港府拒絕入境。
在尖沙嘴火車站準備迎接慰問團的香港市民,本來已和平散去,卻有一人在回家途中被警車撞倒,觸發人群鼓譟,繼而爆發警民衝突。警方及啹喀兵出動鎮壓約二萬名示威者,事件中有一名紡織工人腹部中槍身亡。
《蘋果》記者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三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