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陳冠中大師那一代中國人,身懷何種致命缺陷,導致無法於現今本土戰爭開花結果?
中國赤化後,大批中國人南遷至香港,包括部份中國國學翹楚,他們有典型的天朝或京畿主義, 認為南方蠻夷,尤其不把香港這塊英國殖民地放在眼內,只求暫時廁身,繼續編織逐鹿中原的春夢。到了陳冠中本土覺醒的年代,對中國人和香港人之間的身份認同,卻陷入天人交戰的狀態,一方面於香港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承傳先輩的大中國野心。這一代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宛如沙灘城堡,一受到中國民族主義衝擊,立即潰不成軍,身在香港,心在中國,而且對中國的印象,建基於安居香港的餘裕下,腦內充斥諸多遠離事實的幻想所致。不幸地,民主派可說是當中表表者,其實他們不知自己是誰,又沉溺在虛妄愛國情懷,變成一種奇怪的過渡產物。
未能參透身份認同的禪機,活像一場未完成的實驗。 這一代人終究無法擺脫以中國為軸心,事事綑綁中國的層面,即坊間所謂的大中華派,隨之而來的惡果, 就是感染中國人對國家民族圖騰膜拜的陋習。就像一班狂熱宗教者,他們對中國或中華民族等概念毫無免疫力,不懂得說一個不字,癡心認祖歸宗,即使這些東西如何不濟,都要擺出一副拯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的嘴臉,那怕禍延後代子孫的福祉。香港對上一個元老,民主派始創人司徒華,現時面臨歷史評價大幅修正的危險,從偉人之列淪落為眾矢之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當年為了一己民族情感之私,促成民主回歸之利,造成我們新世代心裏一條永不磨滅的傷痕。陳冠中在書展發表的演辭,亦屢屢顯示對國家民族那種戒慎恐懼,甚至誠惶誠恐的態度,絕不敢越一國兩制或《基本法》雷池半步,有錯都是香港人的錯,永遠不是中國人的錯,香港人需要下一道罪己詔,以免明明是撩是鬥非的中國人不高興,害怕他們報復云云,驟眼看像是一篇高級五毛的政治作文。對於上一代人,筆者在此下一個極度強硬的註解概括:一生被愛國狗繩牽扯而不能自拔。三國吳將陸遜受困諸葛孔明八陣圖,香港老一輩遭逢中國八陣圖的心理障礙,不停在迷宮內兜兜轉轉,不要說達成民主等艱巨任務,就連被中國人欺凌也要忍氣吞聲,連維護一罐奶粉的勇氣也沒有,到死一事無成。
二十來歲年輕人的本土,已經進化成甚麼樣子?除了確立鞏固香港人身份,逐漸出現不是中國人的消去邏輯法,不會再糾纏於認同議題,中國已成他者,不是說不關心,只是冷眼旁觀。國家民族主義在我們之間,早已是明日黃花,不愛國漢奸等指罵,簡直和中世紀獵殺女巫一般的無聊。保護香港同儕及子孫的幸福,才是吾輩當前要務,再也不會對中國人有任何綏靖之舉。每逢人類有自主自我意識,對昔日同類無可避免地作出排斥,香港邁向右翼狹隘政治乃必要之惡,要解除魔咒,要的不只是民主,不只是本土,而是實實在在掌握全權,昭告天下:香港是我們的,不是他們的。
時代、人物及價值全盤劇變,雖然陳冠中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但畢竟要對他致上敬禮,沒有其當年開山闢石,豈有今日的本土局面?上一代的成與敗,就是我們新世代推動香港前進的參考。
瑪倫
自由撰稿人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