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青人都想闖一番事業,藉此證明自己的能力,我亦不例外。只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着距離,我從事公關行業後,人生中賺取的第一個一百萬,是死慳死抵、跳過很多火圈才得到的。
我在英國讀書時認識的香港同學,大家身處異鄉時彼此照應,互相鼓勵,很團結。他們大多家庭環境不俗,年少時大家都單純,不會談論這些世俗的東西。畢業後大家各自回港發展,進入社會打滾,偶爾有聯絡。我的同學基本上分為兩類,或者說是兩個極端:一類是沒有找工作的壓力,整天顧着嬉戲,他們停留在放暑假的狀態,致使開始創業的我,漸漸和他們失去共通話題;另一類是事業有成的,例如進了大公司做管理層,在律師樓、會計師樓謀到了好職位,或是家人給了他們一大筆創業資金──他們的順利,又會教我妒忌。
和這兩類朋友在一起,我會都感到孤單。一次大家一起high tea,大家談論買衫、旅行、做spa、其中一位友人剛買了一輛保時捷,又說家人給了她大筆資金投資時裝生意,離開時,她在酒店門外等候她的座駕,並付了一百元小費給泊車侍應,她問我你的車子呢,我說泊了在停車場,然後拖慢着腳步去了坐地鐵,那時我根本沒有開車,我感到整個人很虛怯。
那時我在銅鑼灣買了一個約400呎的舊樓單位,每個月都有供樓壓力,感覺很疲倦,看着別人享有自己得不到的,我感到自己的精神狀態正在被妒忌侵吞。我知道不能讓蟄伏在心底裏的這頭惡魔變大,牠將會吞噬我的善良和理智。內心有一把聲音提醒自己,不要去和別人比較,成功是一個旅程,不是終點,不要將成功的象徵和成功的感覺混淆。我清楚知道自己的唯一道路,是憑個人的力量,得到我所想要得到的。
幾年之後,我的努力有了回報,開始追求物質享受、擁有靚車、周末出海、過着富足的生活,我考取了直升機牌,飛行師傅誇我年資淺技術好,我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更遇上了心愛的另一半,所有事情都那麼美滿,不得不讓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2010年某個深夜,開着落地不久的電動跑車的我,未有留意前面的車輛突然減速,我來不及煞停,導致三車連環相撞,幸好有驚無險,沒有流血事件發生。撞車的那一刻,我腦海裏一片空白,事後我十分的懊悔,由於自己的疏忽導致車禍影響了無辜的人,是否對自己的駕駛技術過於自信所以才掉以輕心?當一個人被勝利沖昏頭腦時,上天仁慈地給了我啟示,因為感覺到危險,才能讓我懷有謙卑之心,不時作出自我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