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五街、十三街一帶的舊樓,因為租金便宜,一直是低收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的聚居地。然而,隨著九龍城更新計劃進行公眾咨詢,業主有感重建即將展開,便急不及待向南亞人加租趕客。
印度裔的Gadara Jagpal Singh來港16年,一直在土瓜灣長大。四年前他和太太、兒子搬進十三街一個兩房單位,初時月租2500元。但他說十三街被劃入優先重建區後,業主亦開始不斷加租:「如今已加到5000元,差不多每六個月便加價。」一家三口全靠Gadara一人工作養活,不到10000元的月薪超過一半拿去付租,生活相當艱難。他試過到附近找租盤,但合適的單位最少要6、7千元。有些地產公司更二話不說打發他,彷彿驅趕乞丐似的。另一邊廂,他的業主已表示想他盡快搬走。每逄假日,他跟同鄉在馬頭角道聚頭,有相同遭遇的人多不勝數。有人在兩個月內要搬走,有人則已搬到租金更平的深水埗,四五人擠在一小單位,相當淒涼。
生活迫人,他從沒怨言,也沒想過拿綜緩:「我不喜歡這樣。正常人能工作的,何需拿綜緩? 這是老人家、沒工作能力的人拿的。」他唯一的願望,只是分配到公屋:「我想跟政府說,現在一人賺錢養家的、不想拿綜援的,可否幫幫這些人,快點給我們公屋。天水圍我都不介意。」其實8年前他已連同弟弟一起申請公屋,可惜弟弟好逸惡勞,交不出工作證明,結果事情一直拖著。結果他要撇下弟弟重新入紙,可是8年的輪候卻全部作廢,令他十分無奈。說到重建安置的問題,說話溫文的他禁不住激動起來:「你們叫我走,那是否要我們到橋底睡覺?」
Gadara的職業是回收工人,不但要體力勞動,時間又長,而且經常日曬雨淋。他說肯做的人不多,現在入行的不少是他的同鄉。問他是否怕兒子長大後,像他一樣找不到好工作,他卻表示肯唸書一定有出路。所謂香港精神,推崇的不就是這些積極樂觀,吃得苦的人? 當這個城市要重建發展,辛勤的人何以連一片磚瓦也沒有?
記者:張育嘉
攝影:朱家駿
愛地球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三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