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翻案餘地經濟之名打擊政敵

不留翻案餘地
經濟之名打擊政敵

政治案件用經濟罪名來起訴,薄熙來所面對的指控與北京前市委書記陳希同、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有頗多相似之處。
陳希同倒台的幕後原因是江澤民疑其二心,陳良宇則是因為將上海經營成個人王國。陳回憶錄的作者姚監復對《蘋果》表示:「用非政治問題打擊政治犯,這是江澤民時期開始的新策略。」他分析道,只有批評官員本身貪污腐化、道德敗壞,才能將他們的罪行與中共政府切割開來,使得當局能有藉口繼續維持其「偉大、光榮、正確的形象,延續黨的執政壽命」。
姚監復又評論,以往用政治罪名起訴,常給對方留有翻案的餘地。鄧小平三起三落,當年的被批判反而成為了日後翻盤的政治資本。因此當局轉而採用經濟罪名,意圖辦成鐵案。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便是在黨內對三人的審查中,都有提到與女性的不正當關係。但無論是陳希同的「道德腐化」,還是薄熙來的「與多名女性發生並保持不正當的性關係」,都沒有進入最終的起訴書。內地律師莫少平對記者解釋說,這是因為刑法沒有任何條文規定性關係的混亂可以入罪。他又指,近來有觀點認為官員性關係的混亂,常常與「性賄賂」有關,因此應該視為賄賂的一種,但該說法距立法規管仍有一段距離。
《蘋果》記者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