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界都對政府應否收回由香港高爾夫球會管理的粉嶺高球場,以解決香港的「地荒」問題議論紛紛。整體而言,基層和中產人士大多贊成「收回」的建議。但在過去兩天,數位擁有粉嶺高球會會籍的城中名人陸續表態反對收回高球場,他們的主要理據是:(一)香港是個國際都會,需要完善的城市配套以吸引人才;(二)社會必須要各方面平衡發展;(三)提出收回高球場是仇富的行為,會把香港推向共產社會。
以筆者的意見,以上三個所謂反對收回高球場的理由十分牽強。首先,如果讀者有留意新加坡的土地政策,當地政府早在今年初公佈收回部份高球場用作未來土地供應。假若高球場設施對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有如此巨大的影響,一向被特首梁振英讚頌為能力高的新加坡政府,絕不會收回部份高球場的土地用作建屋和其他城市的發展了。
至於社會的平衡發展,筆者認為應該要有優先次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筆者認為解決民生基本需要,比追求更高層次的享受更為重要。以香港土地分配為例,公營和私營的住宅土地面積只有4100公頃,但本地6個主要高球場卻佔用了近700公頃的熟地,更重要的是只有極少數港人正在享用高球場,因此這絕對稱不上平衡發展,更遑論是公平了。現在政府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熟地來增加房屋供應,一旦取回部份高球場土地,香港樓市供求失衡的問題便得以在短期內紓緩,無論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穩定性都有正面的影響。
現時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是由香港高爾夫球會以近乎免費租金向政府長期租用的。如果政府將高球場地收回並發展為新市鎮,那只是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作出的決定。至於提議收回高球場便被形容仇富行為,這簡直是惡人先告狀。因為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是所有香港市民共同擁有的,但卻被有粉嶺高球會會籍的富人長期壟斷高球場的設施,這是否合理,市民心中有數。
整個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用途爭議赤裸裸地揭露了部份富人、名人和社會精英有法不依的醜陋面貌。根據民政事務局資料,政府是以《私人遊樂地契約》批出土地於「承批團體」(大部份都是私人俱樂部和運動會所),但在契約中清楚列明「承批團體」需要開放給公眾人士使用。
上年9月,香港申訴專員公署公佈「『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政策之執行」報告,指出從沒有「合資格團體」申請使用承批團體的體育設施。當然負責的政府部門包括民政事務局、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公務員事務局,沒有做好份內事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承批團體」不主動向公眾人士公佈開放詳情也是難辭其咎。以香港賽馬會和香港高爾夫球會為例,部份會員是政府高官、立法會議員、法律界重量級人士、行政會議成員等等。他們對開放給公眾人士使用會所設施一事肯定是知道的。但結果是被申訴專員的報告揭發:在2012年10月前竟然沒有「合資格團體」曾經使用過俱樂部的運動設施。這明顯不尊重合約精神,公然剝奪香港市民的權利。
「承批團體」,尤其是那些富裕人士才可以參加的私人俱樂部,應該受到公開譴責。原因是《南華早報》早在2010年5月連續4天在頭版報道,獲得政府以免費或廉價批地的「承批團體」一直沒有履行合約,開放體育設施予公眾人士使用。讀者可以清楚看到由《南華早報》的報道至2012年9月申訴專員公佈的調查報告已歷時27個月,但竟然沒有一個「承批團體」作出任何補救辦法。直至最近發生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的要求,「承批團體」才陸續公佈公眾開放時間。筆者認為「承批團體」的行為是非常賴皮和無恥。無奈政府對着這班將公物私有化的人士表現軟弱,竟然沒有對他們作出甚麼懲處,這絕對是包庇行為!長此下去,筆者只能說:"Hong Kong is really dying!"
關焯照
經濟學家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