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下的香港牛油變戰略物資 西藥遭炒賣

韓戰下的香港
牛油變戰略物資 西藥遭炒賣

韓戰時期,嚴格禁運法令下,香港民生大受影響。在打火機不流行的年代,缺乏原料令香港火柴業陷入危機。連廉價食品也鬧供應荒,例如牛油,因為被列入「戰略物資」,入口牛油量大減,價格急升。
戰爭可怕之處,就是想不到的遺害,都會發生。以牛油為例,供應一度短缺。當年本港所售牛油,以澳洲入口為主。澳洲牛油在韓戰期間大幅減少供港,原因之一,是牛油被列為「戰略物資」,原來牛油是多種國防工業的原料,而且參與韓戰的盟軍,也需要食用牛油,並且主要由澳洲供應。物以罕為貴,當年牛油價格急升了三分之一。
牛油漲價可以戒吃,但一些日用品的短缺,對普羅大眾的影響則避不掉。1950年11月,美國商務部宣佈對蘇聯及港澳等地實施藥物出口限制,輸往本港的西藥包括消炎藥盤尼西林,必須取得許可證。西藥隨即漲價,引來投機者囤積居奇;報道稱:「由於美政府限制消炎性藥品出口,刺激人心,一般炒家乘機吸入,內地各幫及台灣客亦益見興奮。」
原來很多日用品都是「戰略物資」,據1951年10月《華僑日報》報道,可製造火藥的物料當時禁絕來港,使得製造火柴的原料也缺乏,多間火柴製造廠陷於半停頓狀態,工人面臨失業。當時長洲很多居民都是靠黏火柴盒外快工作幫補家計,火柴業癱瘓嚴重打擊他們的生計。韓戰導致本港失業率急升,經濟越蕭條,社會越動盪。老左派工運分子,明天會道出當年的工人慘況。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