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香港比重大跌力谷海外 本地溢利只佔36%

電能香港比重大跌
力谷海外 本地溢利只佔36%

【本報訊】長和系近年大舉拓展海外市場,令來自香港市場溢利佔總溢利比重不斷減少,想不到連資產「冇得搬」的電能實業(006),香港業務溢利佔比亦急劇萎縮。電能香港業務中期溢利按年跌至17.46億元,佔總溢利比重更進一步縮至約36%。集團主席霍建寧揚言,會繼續在海外尋找機會。 
記者:陳健文

受惠於海外業務溢利貢獻上升,電能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溢利按年升10.13%至47.72億元,優於預期,其中佔約64%的海外業務,半年溢利按年升17.33%至約30.26億元,香港業務溢利跌至約17.46億元水平。每股盈利2.24元,派中期息0.65元。

符合李澤鉅投資原則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對電能海外業務比重大升並不感到意外。他說:「過去咁多年,電能做咗咁多海外收購,海外業務盈利貢獻增加係無可厚非嘅事……啲回報冇錯係低啲,但符合晒開始揸旗嘅李澤鉅投資原則,回報穩定,又唔會好似香港咁成日俾人嘈。」
翻查資料,電能09年全年業績總溢利約66.97億元,海外業務溢利約20.51億元,佔總溢利約30.63%。其後由於加快海外發展步伐,兩電準許回報亦遭到下調,此消彼長下,海外業務佔總溢利比重在2011年升至逾50%,首次超越香港業務溢利,再到今年上半年,比重首次升至逾60%水平。
霍建寧在業績公告中表示,電能長遠增長策略是開拓香港以外地區的投資,尤其着眼於發展穩定、架構完善,而且有潛力長遠提供可靠收入來源的市場。他沒有透露集團正在洽商甚麼項目,只表示日後集團在海外市場的投資,主要以輸配電及配氣業務為主,並會在高增長地區經營發電業務組合。

港燈電費料繼續上調

電能最近一次海外收購,就是在上月初夥拍同系公司,以總代價約98.39億元,收購一家荷蘭廢物處理商AVR Afvalverwerking B.V.(AVR),預期下半年會有盈利貢獻。不過,海外收購亦不一定是帶來盈利的「靈丹妙藥」,上月底長江基建(1038)及電能被澳洲稅務局起訴,要求支付南澳洲電網項目約54億元稅項,集團當時回應指相關指控全無根據。
對於盈利「越嚟越縮」的香港業務,電能表示,旗下港燈已向政府提交2014至2018年發展計劃,管制計劃協議正進行中期檢討,希望年底會有結果。市場普遍預期2018年前兩電回報不會被下調,本港電費亦只會往上調。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