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股難炒,連打工仔處理強積金(MPF)戶口亦顯得意興闌珊。香港信託人公會主席劉嘉時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強積金半自由行計劃,本年首7個月僅2%轉戶記錄。
收費減價壓力大
對於打工仔轉戶不熱心,劉嘉時指出,這不代表計劃不成功,並強調計劃主要目的,是鼓勵市民關心其強積金表現,但預料直至今年底,轉戶人數仍不會出現強勁增長。她預料,強積金基金收費將面對減價壓力。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引述理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各類型強積金之中,廣受港人歡迎的大中華股票基金及港股基金,分別下跌5.95%及7.50%,表現最差,遠不及日股及美股強積金的19.31%及11.11%回報。
不過,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成員陸劍平表示,過去12年,港股強積金累計表現跑贏恒生指數。
恒指過去12年平均每年增長為6.2%,而港股強積金平均淨回報為6.5%,於股市大上大落仍然保持每月供款投資於港股的港股強積金,每年平均淨回報為8.2%。他強調,大跌市反而為基金提供趁低吸納機會。
陸劍平補充,大部份打工仔都沒有時間或知識緊貼市場,分析經濟數據預測走勢,因此,他建議考慮投資混合股票和債券組合的生命周期基金,基金經理會因應不同的投資環境,作出不同的資產調配。
積金局研設收費上限
積金局正研究應否為強積金設立收費上限,該委員會另一成員余天佑認為,設收費上限並非好方法,但作為被監管者,若積金局有此決定,業界只能跟隨遷就,公會將與局方加強溝通。
余天佑強調,其實打工仔不太介懷收費高低,只要「回報好、收貴啲都唔介意;若果收費貴、回報又唔好,打工仔可透過半自由行選擇離開。」
【動主播召喚 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