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水圍日本腦炎疫情有擴散迹象。區內昨日新增一宗懷疑個案,為衞生署過去八天發現的第三宗。13歲染病男童居於天晴邨,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嚴重,他與前兩宗確診個案的住處相距不足一公里。有傳染病專家指出,若個案確診,估計區內已有1,000人遭毒蚊叮咬,批評政府防疫把關不力。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男童居於天晴邨晴悅樓,上周一發燒、頭痛及頭暈,向私家醫生求診後病徵持續,上周五入住屯門醫院開始言語不清,翌日轉往兒科深切治療部。初步化驗證實血清樣本對日本腦炎抗體呈陰性,正抽取其他樣本進一步化驗。他最近沒外遊,家人沒病徵。
防護中心的調查顯示,兩宗確診個案在潛伏期內大部份時間在港,因此列為本地感染個案。屯門醫院表示,兩名病人已離開深切治療部,首宗個案依然危殆,第二宗轉為嚴重。防護中心已向這些個案的家人及出席社區健康講座的市民抽血化驗,全部32人的樣本對日本腦炎呈陰性。
區內或有千人遭毒蚊咬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該名男童有腦炎病徵,又居於天水圍,相信他有可能染上日本腦炎。一般個案病發七天後,血清樣本有兩至三成機會對測試呈陰性,有待化驗脊髓液進一步確診。外國研究發現,遭毒蚊叮咬的群組,每100至300人當中,只有一人病發。上述男童一經確診,何估計區內約1,000人已遭毒蚊咬。
首宗個案上月20日已入院,25天後才確診。何栢良批評,若政府及早確診並提醒居民防蚊,第二及第三宗個案或可避免,「咁耐先確診完全唔合理,跟住呢兩宗個案就係太遲發現嘅後遺症。」他指衞生署應翻查病人排版及化驗室紀錄,查出延誤確診的原因,以免事件重演。毒蚊源頭可能是元朗的豬場或濕地公園。本報記者昨晚到天晴邨視察,公園很多小孩都在褲子貼上蚊貼。有街坊表示,邨內遊樂場特別多蚊,擔心疫情波及小孩,又指過去一周沒見過政府派員滅蚊。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