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屆美國高爾夫球公開賽上月在極不穩定的天氣情況下完成。英格蘭的路斯(Justin Rose)以兩桿之差奪冠,這除了是他職業生涯首個大滿貫錦標之外,亦是自1970年以來首個在該賽事封王的英格蘭球手。至於東山再起的「一哥」活士表現失準,最終僅能以並列第32名完成。今年賽事在美濃高爾夫球會舉行,球場每天只能容納25,000名觀眾,容納觀眾數量之少,僅能與PGA鳳凰城公開賽相比。
原來這十多年來,美國參與高爾夫球運動的人越來越少。高爾夫球場倒閉的比開張的還要多。職業高爾夫球勉強過得去,很大程度是由於獎金非常吸引,數百萬美元以上的獎金在普通聯賽中司空見慣。例如,聯邦快遞盃(FedEx Cup)的冠軍得主就可以獲得1,000萬美元獎金。世界級球手還可以從產品代言中發一筆橫財。加上勝利的榮耀,當職業高爾夫球員應該是不少人的夢想吧?怎麼參與度還會下降?
高球難學難精 須從小培養
和其他運動一樣,出色的高爾夫球運動員一定要從小培養。但給孩子到球場與球星合影,撩起他們對高爾夫球的興趣,之後卻不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根本徒勞無功。加上高爾夫球本身就是一種難學難精的運動,陡峭的學習曲線很容易令孩子們卻步,結果,他們寧願選擇較有趣味的隊際運動,例如棒球和籃球。
業內其中一個應對方法是搞慈善活動。First Tee Foundation就得到了美國高爾夫球協會(USGA)、PGA巡迴賽(PGA Tour)、美巡賽(PGA of America)以及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LPGA)等重量級機構支持。還有不計其數的地方性青少年高爾夫球發展項目,他們全部都用心良苦,但仍是無力挽回高爾夫球的民望。
直至有人將兒童高爾夫球與興趣班潮流結合在一起,高爾夫球才在美國有點起色。TGA超級青少年高爾夫球(TGA Premier Junior Golf)就是運用這個概念,在學校興趣班中加入高爾夫球,學費相比於傳統的小時制或夏令營訓練班便宜得多,於是得到家長支持。
TGA是教練(Teach)、成長(Grow)與成就(Achieve)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TGA既請來了教育學博士,也僱傭了業界公認的高爾夫專業人士,制訂出從幼兒園到八年級的五個級別。他們又採用擊球感覺與真正高爾夫球相差無幾的「模擬高爾夫球」,使得TGA在學校操場都能教授基本技術。就這樣,高爾夫球運動得以在社會普及化。
不過,球場上的練習還是必須的。於是,TGA與當地很多生意慘淡的球場結成合作夥伴,不但讓訓練得到延續,也令這些球場的生意蓬勃起來。
TGA成功創造需求,既從經濟角度也從運動長遠發展範疇上出發。目前TGA在美國25個州擁有超過50家特許經營機構,而第一家海外機構不久前更在西班牙開張了。
TGA稱,每年參加他們高爾夫球興趣班的青少年達到18萬之多。《Entrepreneur Magazine》更將其評選為全美100大最具價值特許經營品牌之一。美巡賽甚至提名TGA的創辦人Joshua Jacobs加入他們的「高爾夫2.0」計劃理事會。
「高爾夫2.0」是一個以提升高爾夫球手數量為目的的計劃,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在2020年前將數目提升50%。連美國網球協會亦與Joshua Jacobs合作創立了TGA超級青少年網球(TGA Premier Youth Tennis),開發了一個新的教學大綱,例如讓小朋友採用較小的球拍與及迷你版網球,再加上特製的移動式球網,就可以全天候在學校進行練習。
為少數富豪利益 拒收回球場
提到高爾夫球,近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爭議重點之一,就是應否將粉嶺高爾夫球場170公頃的土地用作發展新市鎮。輿論質疑政府為了少數富豪的利益,拒絕收回球場發展,部份持高爾夫球會會籍人士,包括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都表示反對,指「國際大都會是否只建房屋而不需康樂設施?」答案當然不是!但假如一塊土地,不是建房屋就是建康樂設施的話,在一個寸今尺土的城市,大部份市民都是「為屋奔馳」,連發展局局長都要經營「劏房」,那麼這片土地當然是要用來建房屋吧!
不過,要搞清楚,其實房屋和康樂設施兩者根本可以兼備。一個有規劃的社區發展,除了住屋,還應該齊備配套如交通、學校、醫療和康樂設施等。而且,我們得對「康樂設施」有所共識。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康樂設施,是建於社區,供市民以廉價享用的設施。但我們都知道香港高爾夫球會是粉嶺高爾夫球場的經營者。
高球會在發展期間,設立會籍制度,將會籍以高價出售,會員非富則貴。說這樣的富豪會所是「康樂設施」,實在有點像火星人跟地球人說的話。
其實,我和其他運動愛好者一樣,相信每一種運動都有他的樂趣和意義。假如政府真的想發展高爾夫球運動,是要將運動普及化,不讓富豪專享。韓國將仁川區首都圈堆填區成功改建為高爾夫球場,可給香港作借鏡。但假如保住一個高爾夫球場只是為了小數富豪的利益,那麼你們這班高官局長還是返火星吧!
阿凱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