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流行拔罐治療,但市民小心拔出禍。兒科醫生表示,曾有家長安排患有嚴重濕疹的女童接受拔罐治療,結果不但病情無好轉,兩處拔罐位置更被「扯甩皮」,連表皮及真皮都被扯脫,導致皮膚潰爛及流膿,終要入院治療。濕疹兒童接受拔罐治療更有機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隨時令病情加劇。
記者:陳沛冰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兩個月前接獲一名11歲女童求診,本身患有嚴重濕疹,對塵蟎有過敏反應。祖父母為了令孫女濕疹病情減輕,要她嚴格戒口,「幾乎乜都唔食」,令女童體重大跌四分之一。
祖父母又帶孫女尋求另類療法,安排她接受拔罐及針灸。但女童接受拔罐治療後不足一日病發,因情況嚴重,數日後更要入院。
韓錦倫表示,檢查發現女童左下背有兩處曾拔罐的位置被「扯甩皮」,表皮及真皮層都被扯脫,皮膚潰爛至可看見皮下脂肪,並出現流膿等感染症狀,凹下去的兩個傷口各有約2吋長,令女童非常痛楚。她接受抗生素治療後逐漸好轉,已康復出院。
皮膚敏感可更嚴重
他指出,曾接獲多宗兒童接受拔罐治療後,皮膚受損的求診個案。不少家長眼見子女受濕疹困擾,會帶他們接受另類療法。他建議家長應小心選擇拔罐治療的診所或機構,如向有中醫服務的公立醫院求診會較安全。
濕疹患者本身皮膚上或有金黃葡萄球菌,接受拔罐或針灸時若令皮膚有傷口,金黃葡萄球菌有機會入侵身體。
雖然外國曾有研究指出拔罐可治療濕疹,但其實沒有科學實證,他說,也有研究反指拔罐會令患者留下後遺症,如皮膚敏感更嚴重及「扯甩皮」等,故認為拔罐對治療濕疹的效用成疑。
胡亂戒口影響發育
他又提醒家長,患濕疹的小朋友不應胡亂戒口,以免影響營養吸收及發育。如上述女童只對蝦、蟹及貝殼類海產敏感,其他食物無問題,但過度戒口會影響健康。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拔罐較適合治療虛寒性疾病,不宜治療濕熱性疾病。若濕疹是由風寒濕引起,可以用拔罐治療;若由風濕熱引起則不適宜用拔罐治療,尤其是兒童,因為他們的皮膚很幼嫩。
拔罐令病人的皮膚受損傷,可能是因為太大力扯出空罐所致,建議病人應向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師求診。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