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還未受發展影響的新界東北發展區,一直保留豐富的天然生態環境,孕育不少珍貴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指出,在粉嶺北梧桐河河曲水域,是本港稀有魚類高體鰟鮍(Rose bitterling)的生境,但早前完成的新界東北發展環評報告中,卻未有記錄高體鰟鮍。該會認為環評在生態方面有欠全面,要求補充高體鰟鮍生態的資料調查。
明顯低估了生態價值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陸地保育)梁士倫指出,本港只有落馬洲區域的四個地點曾經發現高體鰟鮍的蹤影,梧桐河的舊河曲正正是該魚類其中一個生境地。
由於高體鰟鮍需要依靠一種河蚌二枚貝存在才可以產卵繁殖,是造成該種魚類稀有的原因。他們在過去的兩個星期,曾經到梧桐河的河曲進行實地生態調查,確定有高體鰟鮍的存在。
高架橋影響植物生長
不過,正在公開諮詢公眾的新界東北環評報告中,卻未有提及梧桐河曲發現高體鰟鮍,明顯是低估了梧桐河的生態價值。環評報告將梧桐河的生態價值,評定為低級至中級,在發展計劃中更提出將大部份河曲作為住宅發展項目。
梁士倫指出,環評報告必須針對梧桐河的八個河曲,進行高體鰟鮍的生態補充資料調查,擬定的發展計劃也應該避免破壞這些稀有魚類的生境,造成不可以補救的永久破壞。
此外,基金會也指出,政府計劃在古洞北新發展區興建古洞北至落馬洲河套區連接路,馬草壟河一帶路段將建一條長130米,高度低於兩米的高架橋。環評報告指,高架橋太矮會影響河道兩邊植物的生長,建議將受影響的河段改道東移。
梁士倫則表示,馬草壟河河水流入世界的重要濕地后海灣,改道工程將會產生泥水等污染物,破壞后海灣的生態環境。
他又建議,把高架橋建高幾米讓植物有足夠空間生長,或把計劃中位於河道西面的運動場向西移,騰出空位興建連接路,令馬草壟河不會與連接路重叠。
新界東北發展區部份珍貴物種
•高體鰟鮍
•絲光椋鳥
•中華鱉
•短腳角蟾
•側條厚唇魚
•束腰蟹屬
資料來源:新界東北發展環評報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