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資金偏緊、利率持續市場化加上巴三新資本要求實施,內銀盈利及淨息差前景更見受壓。上周率先在《人民日報》撰文,倡撤銷貸款利率下限的中行(3988)行長李禮輝,日前在論壇指,「贊同銀行利潤高幅度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
記者:劉美儀
分析員認為,未來內銀盈利年度增長,或保持在8至10%的穩定水平,相信在設妥存保制前,當局不會謬然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否則會惹起市場軒然大波。
上周五人行公布放開貸款利率管制,《穆迪信用展望》預計,借款人的資金成本降低,銀行盈利能力將下降,四大行對大型國企貸款規模佔比最多,受影響較大,但因住房利率下限不變而大行所佔業務較多,故相互抵銷,穆迪預期多數銀行貸款定價能力會保持不變。鑑於存款利率開放才構成重大競爭,報告料存保制及銀行清算機制設立前,人行不會改變存款利率管制。
分析員料增長8至10%
《新浪網》引述李禮輝日前在貴陽國際論壇上說,「贊同高盈利時代結束的觀點」,更確切是銀行盈利高增幅時代,已一去不返。過去十年,內地經濟平均增速在10%以上,是帶動銀行盈利保持兩成以上增長的引擎,但他指,隨後銀行利潤回歸較為適中的增速,是預期之內。
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部執行董事安彤善認為,內銀盈利自2010年起,已從高位(約三成按年增長)回落,降至前年平均兩成及去年的15、16%,這是內銀經歷信貸擴展、高收費及闊息差收益後的正常發展,他估計未來增幅可望保持約8至10%水平。
對於《21世紀經濟報道》謂,市傳存款利率管制,將在下半年放開。安彤善表示「極不可能」,除非存保制設妥,否則全面存款競爭,對銀行業造成的衝擊及風險,非當局所能承受,中國市場又如此龐大,構建存保制非朝夕之事。
存息短期難全面撤限
建銀國際環球金融策略及銀行研究董事盛楠亦說,全面開放不會在短期內出現,部份如5年期定存上限,或會酌量上調,惟1年基準存款利率,年內應會不變。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認為,人行公布是改革而非放寬政策,對銀行融資成本的即時影響有限;花旗報告則估計,因應公布,假設銀行貸款利率下調10%,對銀行收益的負面影響,平均幅度約兩成。
前招行(3968)行長兼現任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在上海出席研討會指,未來利率完全市場化後,銀行業將面對汰弱留強的常態競爭,日後銀行貸款對社會融資總額佔比會持續下降。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