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受過度捕魚及環境污染影響,野生黃花魚正瀕臨絕種,本港市民或很快便無機會再享用野生黃花魚。有魚販坦言,大條野生黃花在內地炒價高達萬元,本港只餘小量小黃花魚出售,有食家大嘆可惜,表示寧減少食用,以保黃花魚。
記者:陳達浩 馮詩媚 張佩姍
香港大學早前刊登於《Fish and Fisheries》期刊研究發現,在中國東海一帶捕獵的野生黃花魚(Yellow croaker),魚量在1975年約20萬噸,但至1990年間受濫捕及環境污染的影響下,黃花魚量已跌至接近「零噸」,瀕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本年度的海鮮選擇指引,亦將昔日市民常吃的黃花魚、紅斑、杉斑等列作避免食用魚類,原因為野生種群遭到濫捕,無論濫捕及養殖的方法都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其中野生黃花魚瀕危程度已跟藍鰭吞拿魚及龍躉等珍貴魚種並列。
「最貴成萬蚊條」
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杜偉倫說,野生黃花魚在50年代主要產自香港及南中國海,但06年已經少了九成,現時黃花魚跟熊貓、黑臉琵鷺一樣瀕危。他又說,港人愛食海鮮,全球排名第九,平均一年食71.6公斤,已算嚴重。
黃花魚瀕危,記者走訪九龍城及灣仔鵝頸橋街市,只找到有兩魚檔販賣小野生黃花魚,每條約一斤重的售價約為80元,較養殖的黃花魚一條約20、30元,貴逾倍半。九龍城魚販林太坦言,「野生黃花𠵱家好少,就算有,好多都俾大陸人收購。「佢哋可以賣到成千蚊斤,最貴成萬蚊條都有。」
食肆「留家廚房」老闆兼食家劉健威說,昔日本港海域、大澳一帶經常有黃花魚,但八十年代已此情不再。其店招牌菜「黃花麵」及「煎封黃魚」,均以野生小黃花魚為食材,但他知悉野生黃花魚數量大減,考慮減少食用,以保護這瀕危魚種。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