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雲打理的阿里巴巴,或以28至30倍市盈率(PE)估值上市。阿里最快9月在港啟動上市程序,據了解,有兩間重量級美資及歐資投行,初步向阿里提交建議,上市估值介乎750億至800億美元。有阿里員工已按捺不住,於集團的內聯網上放售3萬股集團股票,兩日後套現600萬港元,作價約今年PE26倍。
記者:石永樂
市場消息指,阿里最快於9月在港啟動上市計劃,估值介乎700至1,000億美元,就連集團內部員工對於阿里上市亦越來越興奮。事實上,兩間曾與馬雲見面的投行,近月已提交建議書,其中一間以800億美元估值,假設阿里發行20%新股,預計會集資160億美元(約1,250億港元),相當於今年預測PE 30倍。
大行:上市估值6,240億
《騰訊科技》引述阿里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內部股票交易價格一路向上,已由去年每股60多元(人民幣.下同)升至近期的每股160元。報道指,一位總監級的老員工在集團的內聯網中放售3萬股阿里股票,每股作價160元,共480萬元,兩日後這項交易顯示已經完成。這項內部交易,是以公司的估值為700億美元計算。據悉,有兩間美資及歐資投行,初步向阿里提交建議,上市估值介乎750億至800億美元(約6,240億港元)。
阿里首季純利較去年增長兩倍至6.69億美元(約52.2億港元),若以此推算,阿里的市盈率約26倍。雖然市場憧憬阿里最終可以更高的市盈率上市,但內部員工以26倍市盈率沽貨。
據了解,阿里巴巴集團及子公司包括淘寶、支付寶等大部份員工,均持有集團股票,員工在入職後會有職位級別評定,按照職位獲得股票期權獎勵,員工亦可以在內聯網買賣阿里巴巴集團股票。
過去馬雲最少有三次給予員工出售阿里股票套現的機會。2005年,雅虎(Yahoo)擬斥資10億美元入股阿里35%;第二次是集團於2007年分拆B2B業務在港上市,馬雲又讓員工將集團股票轉換成B2B上市流動性的股票。
分析:小圈子買賣難作參考
最近一次是2011年,包括中國動向(3818)、俄羅斯DST基金及新加坡淡馬錫等多家投資者,透過收購阿里巴巴集團的員工持股,入股後者5.3%股權,作價16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3.5美元。以此計算,當時集團的估值約320億美元。當時馬雲表示,交易的目的是讓集團員工藉着售股套現。
有市場人士指,終於上市仍有變數,即時套現始終最實際。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若能維持近日科網股熱的市場氣氛,阿里最少以30倍PE上市,至於有員工以26倍PE沽貨,不排除他受近日A股氣氛疲弱所影響,但始終是小圈子買賣,未必具參考價值。阿里巴巴集團發言人回應指,集團一貫政策都不評論內部事宜。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