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控制港人生活環節(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中資控制港人生活環節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上周五百佳超市賣盤的消息使不少人聯想到李氏家族撤出香港,的確使港人感到擔憂香港前途;縱使百佳所屬的和記黃埔已經表明並非打算從香港撤資,事件發展會有何結果現時還有待觀察,現階段實不宜有太多揣測,宜冷靜地面對和留意事態發展。但另一項擔憂是中共資金收購百佳,導致中共操控港人的生活形成的入侵殖民統治的情況惡化,同樣必須關注。
是否中資收購目前還言之尚早,但回顧歐洲殖民史,特別是西班牙,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通過控制殖民地原來居民的各項生活環節,迫使向殖民主歸順。如今中共對香港處處以本傷人,百佳賣盤一事是必須提防。至於撤資問題,目前中港關係可謂進入寒冬之際,難免聯想到在香港前途問題陰霾下怡和1983年3月28日宣佈遷冊百慕達一事,對當時香港社會造成沉重打擊,港人的信心雪上加霜。
百佳賣盤事件或可理解為正在重複歷史。回想到1979年麥理浩訪華後出現的香港前途問題及之後展開的中英前途談判,港人感到非常徬徨繼而引發起移民潮。六四北京屠殺之後,移民的數字更大幅上升。港人如今可又打算重演歷史,觸發新一次的移民潮,也似乎是可能的。但能遠走到何處?以當年最多港人選擇的加拿大為例,撇除目前多數省份都凍結審批移民申請,投資移民條件也是非常之高。例如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資產及投資額需要高達300萬加元,折算港幣逾二千萬;溫哥華及阿波茨福德地區也高達120萬加元。參照當年港人透過變賣物業、股票套現的方式申請移民,該沒有幾多家庭能達到這個要求。而俗稱的「專業移民」,目前主要吸納高科技、石油工業等的專業人士為主。

至於其他當年港人熱門移民的國家,美國近年推出以50萬美元購買住宅物業以能到當地居留,可能是另一個途徑,但這計劃並沒有「綠卡」資格不能入籍,即沒有得到公民權受到美國政府的保障;澳洲的商業移民要求不只是資產,更要最少四年實際商業運作經驗。由此可見,普遍港人該是無路可逃,只能坐困愁城。
既然如此,港人該思量如何面對如今的局面。對比三十年前有英國支撐大局,甚至可謂由英國代為與中共周旋,如今只能由香港人要自己撐住,可見形勢更為險峻。當然,百佳賣盤可會只是個別事件,或是港資撤出的序幕,一切難料。但香港社會目前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市民普遍仍然有着「政治潔癖為傲」的態度,就使情況更加不利。港人打算繼續這種思維,等候有如凌遲處決的痛苦,還是為這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去付出,決定權就在你們手上。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