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倍增 港江豚剩200條 內地列極瀕危 須來港取經繁殖

擱淺倍增 港江豚剩200條 
內地列極瀕危 須來港取經繁殖

【本報訊】由於捕魚活動頻繁,香港江豚擱淺不絕於聞。現時只餘200條,屬「易危」類別。中國江豚亦受工業活動影響,數目日益下降。其瀕危類別更於今月提高兩級至「極度瀕危」。若不進行繁殖,相信十年後會絕種。中國專家最近向海洋公園取經,學習人工繁殖技術,望能保育江豚。
記者:方可兒

與08年相比,去年香港江豚擱淺數目急升近一倍,由15宗增至29宗。其中三條被魚網纏繞致死,兩條受感染而死。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蔣素珊表示,大部份擱淺江豚都是纏上棄置漁具,不能浮上水面呼吸而死。另有被漁船螺旋槳所傷。被發現時,大多傷勢嚴重,難以拯救。

長江江豚10年後滅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博士指,除了過度捕魚,長江近年大興水壩。挖沙活動不但污染海床,更減少支流,令江豚失去生存空間。長江幹流及中下游的江豚數目去年下降至約500條,較2006年少一半。今月9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更將長江江豚列作「極度瀕臨」。郝玉江稱:「估計十年後,長江江豚會完全消失。」
為保育江豚,中國科學院於1992年開始飼養江豚。至今曾人工繁殖四條江豚,惟存活率甚低,只有一條能活下來。以往科學院沒有進行人工授精,只讓江豚自然交配。惟江豚每胎只生1條,而且懷孕期達1年。
曾有江豚因不能提供母乳,而令初生江豚死亡。中科院派員到港,參考海洋公園繁殖海豚的技術,如儲存精液、利用超聲波監控懷孕等,望日後能為江豚進行人工受精,提升生育率。海洋公園表示,暫未有人工繁殖的計劃。目前只由海洋公園教育基金與漁護署合作處理擱淺江豚。若市民發現擱淺江豚,應致電1823。

江豚不喜歡跳躍,長時間留在水中,只有呼吸時才會浮出水面。 海洋公園提供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