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期間我走上銅鑼灣的「尚書房」,安安靜靜看看有什麼新書,買兩本喜歡的雜誌。想起前一天在人山人海的書展,人跟書的關係,此刻親近得多。
如果不是為了做講座和陪朋友,大概也不會去書展,這熱鬧湊了十幾年,早有點厭了。往年有書在書展期間出版,才會去出版社的攤位幫讀者簽名,若不出書,便不去湊熱鬧了。
逛書店最享受的事情當然是東翻西翻,說不上「打書釘」,但在不知不覺中,也能看到許多吉光片羽,我這人容易分心,看東西很需要環境安靜,環境一鬧就沒心思看下去了。所以,在書展裏就很難買到書。
在我們小時候傳頌一段毛澤東讀書的故事,說毛澤東為了鍛煉自己的專注能力,專門選人多熱鬧的地方看書,比如跑去球場,在球賽進行中看書,旁若無人,所以後來他可以一邊打仗一邊看書。老師跟我們講這個故事是想用偉人的事蹟來影響我們。但秉性畢竟是生成的,看書我就得靜靜地才看得下去,選書也最好靜靜的才有心思挑選。所以幾十萬入場人次的書展,那麼多年,都幾乎沒買到過什麼書。我是注定成不了偉人的,於是我也不想像偉人那樣逼自己。於是越發覺得小小的一家「尚書房」,比那個大書展舒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