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買一次書 - 高慧然

一年買一次書 - 高慧然

在電視看書展的新聞,是很令寫書人振奮的事。書展未開鑼,會場外已擠滿人,每年都有人爭着去排頭位。展場大門一打開,人潮向同一方向貫入,每個人都是一臉興奮、緊張和激動,生恐跑慢一步就買不到書。這情形,讓人產生兩個錯覺,第一個錯覺是香港人愛書如命,飯可以不吃,書不能不買;第二個錯覺是,香港人只能一年一度在書展買到書,一年之中剩下的那些日子,是買不到書的,愛書人餓書餓足一年,所以才那麼焦灼那麼激動。而以上兩個錯覺,會令寫書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在香港做一個寫書人,只可能飽死,決不會餓死。
這天搭地鐵,見到一個師奶拖了一個買餸車,帶了大大小小六個孩子,估計除了她自己的孩子,還有親朋戚友的孩子,孩子們有的拖篋有的揹背囊,神采飛揚,商量着要去書展買甚麼書。香港人逛書展的熱情,跟逛年宵巿場不遑多讓。只是,香港人在年宵巿場買桃花買揮春,一年消費一次,卻也把書消費成了桃花和揮春那樣的東西,摒棄在日常生活之外。
有數據顯示,每年書展的營業額,佔全年書巿營業額的六成以上,也就是說,在書展賣不出書的出版公司,以及作者,餘下的日子都不好過。書展像一粒偉哥,出書人寫書人吞下去,信心勃起,才敢繼續投身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