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底特律與利物浦 - 盧峯

國際Z世代:
底特律與利物浦 - 盧峯

曾經,被稱為「汽車之城」的底特律(圖)成為電視劇、電影的熱門取景地點,成為美國大都會的象徵。經典科幻電影《Robocop》就以底特律作為未來城市的藍本。不到30年,底特律不但成為街燈不亮救護車缺乏的破落城市,還因負債過多而申請破產保護。這實在令人既吃驚又嘆息不已。
不少美國傳媒評論都說,底特律早在八、九十年代已開始步入緩慢死亡(slow death)的軌跡。先是美國汽車業光輝不再,三大車廠不斷收縮運作規模及引入自動化生產設施;然後是人口持續移走,從高峯時的180萬減至現時只有70萬。
大城市講求的是經濟效益及規模,人口縮減令城市的規模經濟效益不斷下跌,甚至維持基本收入及城市設施如道路、醫療、街燈也有困難。換言之,底特律從八十年代開始已陷入「越窮越見鬼」的惡性循環,難怪美國朝野對它最終宣佈破產並不意外。
底特律從風光到衰敗破產雖然來得暴烈,卻不是唯一的例子,歐美等地就有不少城市陷入不能逆轉的衰退中,只是速度沒有底特律那樣快而已。別的不說,英國西北部海港城市利物浦從盛轉衰同樣教人欷歔。19世紀末到二戰前後,英國是日不落的大帝國,利物浦是帝國的造船與貿易基地;跟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加拿大貿易基本上都經利物浦港進出。二次大戰後情況逆轉,帝國沒有了,英國的工業、造船開始缺乏競爭力,造船廠關了一家又一家。原本活力十足、繁榮富裕的港口城市逐漸變得冷冷清清。要不是有披頭四及利物浦足球隊撐着,這個城市只怕衰落得更厲害。
事實上現時到利物浦逛一圈的話,都能發現她的蕭條景象,空置的商舖、樓宇比比皆是,有的更是荒廢多年。還好利物浦的基建及基本開支仍由中央政府負責,不然她大有可能跟底特律那樣走上破產之路。
倚賴少數產業的城市一不小心就會失去人流物流,被時代淘汰,由盛轉衰,不能不小心。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