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當濕疹醫 病情更嚴重

生蛇當濕疹醫 病情更嚴重

【本報訊】市民對「生蛇」多誤解,隨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常見謬誤為病人把生蛇時的水泡症狀誤當濕疹,並自行亂塗藥膏,隨時加劇病情。家庭醫生警告,生蛇延誤治療,或增加日後出現神經痛後遺症或併發症風險,也有少年早在10多歲已受生蛇困擾。
家庭醫生劉俊雄表示,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患者兒時感染水痘後,病毒藏在神經線內,待長大後,病毒再度活躍引致生蛇,年紀大、免疫力弱、壓力大、糖尿病或癌症患者較易生蛇。

黃金72小時內求醫

在生蛇時,病毒會破壞神經線,引致有針拮、灼熱或火燒的痛楚不適。常見病發位置為腰部或背部的一側,但腰背生蛇「生夠一圈」可致命的傳言並無根據。病毒會沿着脊髓神經,走到皮膚表面形成紅疹、水泡,令人感痕癢。劉俊雄表示曾治療最年輕的生蛇患者為一名10多歲少年,多數病人已到生蛇第二階層,即出水泡兩至三日後才求醫。
他指出,生蛇首階段即第一至兩日,患者會感到神經痛楚,其後數天才出現如水泡及紅疹等症狀。但到這時才求診,有機會錯過在病發後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的黃金時機。他說,診症時也發現不少病人誤當相關症狀為濕疹,自行塗類固醇藥膏治療,但反而加速了生蛇病毒的滋生,令病情轉壞。
他說,約25%病人有神經痛後遺症、生蛇上眼或入耳等風險,其中神經痛可持續數月至數年,每當暴露冷空氣、被風吹或皮膚被衣服輕擦,都會有火燒及刀割的感覺。病毒一旦上眼,侵襲面部神經線,嚴重可影響視力;如影響耳部神經線,可帶來頭暈、聽覺受損的問題。現有屬皮下注射的生蛇預防疫苗,適合50歲或以上人士,美加研究指,疫苗可將生蛇風險減少51.3%、後遺神經痛則減66.5%。
由於生蛇是由水痘病毒引致,他表示,每粒水泡內都充滿病毒,故可令無水痘抗體的人士感染,引致出水痘,沒有注射水痘疫苗的兒童或從未曾出水痘的成人均是受感染的高危族。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