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成說要完結《風雲》,我這個「差幾年80後」才驚覺:乜原來《風雲》未完嘅咩?
中學時,《風雲》是有品味的本地漫畫,所謂有品味,是指和《龍虎門》、《醉拳》等肌肉橫陳的漫畫相比,馬榮成畫功細緻斯文有品,好中產feel,筆下人物名士風流,當時男同學要展現自己的「書卷味」,都會拿着《風雲》小說。
對,印象中《風雲》應該是本地漫畫唯一有出過文字書的作品。《風雲》小說印刷精美,人手一本,惹來幾多女同學艷羨目光。
90年代,日本漫畫聲勢浩大,《龍珠》《星矢》《亂馬》《男兒當入樽》賣個滿堂紅,但本地漫畫也是百花齊放。
賭博系列《賭聖傳奇》,打鬥系列《龍虎門》《黑豹》《中華英雄》《刀劍笑》《戇男故事》……OK還有學生鹹書「情字頭漫畫」,我記得的。
很多人都是一本薄裝本地漫畫,一本精裝日本漫畫,雙翼齊飛。
那時本地漫畫題材緊貼潮流,一部Street Fighter的街機遊戲,竟然催生了好幾本以此為題材的本地漫畫,《街頭霸王》《快打旋風》,《超神Z》。可見當年香港創作人對同一題材的翻炒能力!
但隨着讀書年代終結,也就隨之告別了本地漫畫,原因只有兩個。題材太單調,除了打鬥就是打鬥,分別只是江湖打鬥還是古裝打鬥。
第二,包裝太核突。薄裝雜誌的設計,好像天生便應該用來包住一把牛肉刀劈友,又或者攝在中港車的車頭,很肉酸。
OK我很膚淺,但我寧願拿一部book-size的《FEEL100%》,感覺「中產」得多。
馬生說網上盜版打擊了本地漫畫的銷路,唔,這個講法就像當年港產片積弱賴老翻一樣,我們都明白的。《進擊的巨人》《海賊王》一樣有網上版,奇怪怎麼仍這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