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鹿鄉鎮無人不識。這裏,是中國最大的鹿茸集散地,出口量佔全國三成。每年7月,正值鹿茸上市旺季,鹿鄉鎮特別熱鬧,國內外客商雲集,由鹿場大老闆到散養一、兩隻梅花鹿的農戶,都拿着一雙雙鹿茸來到交易市場善價而沽。記者跟隨其中一個因鹿之名「富起來」的鹿場老闆,直擊他「養鹿取角」的過程,見證梅花鹿在大批人工繁殖下的命運。
鹿鄉鎮距離長春市中心33公里,四萬人口之中,一半都以「養鹿取角」維生。清晨5時,天還朦朧,鎮內最繁榮的公交車站,即變身成為全國最大鹿茸交易市場,批發商手持現金向鹿戶出價,其中一個買手向記者教路:「鹿茸細的沒價值,太大已經老了賣不出好價錢,中等的就最好。」據指,在交易市場,每天單鹿茸的交易額便達300萬人民幣,是這個偏遠城鄉人人引頸以待的金礦。
先麻醉後刀割
長春人李占偉,便是其中一個「掘金人」。接手父親創辦的鹿場,一做18年,300多頭梅花鹿,讓他成為年收入達百萬的富戶,「一頭雄鹿每年可取鹿茸兩次,1月和7月是最佳時間。」雄鹿3歲起就可鋸茸,每年4至8月,是梅花鹿的生茸期,剛剛長出具有蠟質的幼角,藥用價值最高,故大部份鹿戶都得趕及7月鹿茸開始骨化長成鹿角前「落刀」,以望取得高價。
上周一(7月15日)清晨,李占偉便和兩名工人在鹿場準備就緒。土炮麻醉槍、盛滿清水的膠盆,還有用作止血的「香爐灰」,一應俱全。梅花鹿是群居動物,又天生膽小,一見李占偉與工人浩蕩湧至,紛紛湧到圍欄一角躲避。胸有成竹的李占偉望着鹿群,很快已找到目標。金屬製的「吹筒」型槍管,一早注滿麻醉藥,李瞄準鹿群輕輕一吹,不消數分鐘,兩、三米外一隻雄鹿伸出舌頭,醉漢般搖擺數步後應聲倒下。
這時,兩個站在一旁的工人一擁而上,一人按着鹿身,另一人即對準鹿角手起刀落,不消一秒,鮮血從傷口湧出,工人熟練地把用作止血的香爐灰蓋在傷口面,輕輕按壓止血,然後為鹿打一支藍色的麻醉解藥。整個「取茸」過程歷時只三分鐘,其他梅花鹿老早躲得遠遠,但似乎都難逃被宰割的命運。
出口價格倍升
「取角」過程有點血腥,但據行內人指,在鹿鄉鎮的梅花鹿已較幸運。原來,在台灣坪林,仍有人以古法取鹿茸,梅花鹿會在沒有麻醉之下被活割鹿茸,鹿戶相信這樣最能確保鹿茸的新鮮,價值最高,但這種做法卻備受非議,被視作不人道的做法,由於鹿角滿佈神經線,痛楚可想而知。
切割後的鹿茸,需加工處理,反覆用熱水煮及晾乾,確保原有色澤。事實上,鹿茸出口到廣東為主,平均九百元人民幣一公斤的鹿茸,進口到香港,零售價格可達五、六百元一両,有價有市。一般中醫認為鹿茸有補血強身抗衰老的功效,特別對男性性功能有明顯療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至近代的《中藥大辭典》均有記載,但西方醫學調查則指沒科學根據。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