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大中小型急症醫院 - 梁憲孫

醫述醫術︰大中小型急症醫院 - 梁憲孫

香港醫管局成立前,所有公營醫院服務皆由醫務衞生署管理;整個系統以多間擁有過千病床的大型政府急症醫院為骨幹,包括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嘉烈醫院和屯門醫院。另外又有多間中小型醫院提供支援,例如仁濟醫院、博愛醫院、東華東院、廣華醫院、贊育醫院、聯合醫院和已拆卸的般咸道那打素醫院等。八十年代,香港政府積極建設新醫院,包括東區醫院和律敦治醫院。東區醫院在九十年代建成後,我們就再沒有新的大型急症醫院。
香港醫院管理局於九十年代成立,接管香港所有的公營醫院,並大事改革,提高公營醫院的服務質素,贏得口碑。醫管局策劃建設的新醫院,包括將軍澳醫院、北區醫院和大埔那打素醫院。它們都是中小型醫院,成為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的生力軍,而行將啟用的北大嶼山醫院和計劃中的天水圍醫院亦屬中小型醫院。
早年有外國研究顯示中型醫院在行政管理上較有效率,這正是香港近年醫院服務發展的方向。但是外國的建議未必完全適用於香港的獨特環境,外國大部份地方都是地多人少,人口相對稀疏,交通需時,中小型醫院是合適的。相反,香港地少人多,人口較密集,情況並不完全相同。相比很多外國的其他地方,就算有交通擠塞,香港的點對點行車時間仍然相對較短。這是我們的優勢,把病人集中在大型急症醫院會更具成本效益。
大型急症醫院的病床較多,硬件設備較齊全,醫護人手亦會較充裕,分工可以更精細,醫護輪班亦會較易安排。隨着醫療科技快速發展,各醫學專科都必須與時並進,持續發展。以內科部門為例,它包括心臟、腎、肺、腸胃、血液、風濕、內分泌、腦神經、傳染病、深切治療和腫瘤等十多個專科,每一個都很重要。大型急症醫院的內科部,規模較大,可以有足夠人手兼顧所有的專科,提供的服務可以更全面。其他專科的情況也一樣,病人較為集中,效率亦會更高,事半功倍。應付一些奇難雜症,醫護們需要累積寶貴的經驗,使醫術更加精益求精;這亦會有利第二梯隊的培訓,把精湛的技術薪火相傳。
香港的人口正在急速老化,對醫院病床的需求日增,興建新醫院需時,特區政府需要有極周詳的計劃。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