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縮水傢俬

迷上縮水傢俬

香港人出名鍾意儲,男的儲超合金,女的儲Hello Kitty,各適其適。在外國,有好多家具發燒友儲designer chairs。但香港家居面積有限,不像外國家居附設basement可收納大量珍藏。在香港就算你住大宅,也少不免會患上「唐英年 syndrome」──「basement 恐懼症」,皆因地庫可以毀你仕途破壞你清譽,好似殺人放火般罪大惡極,所以也難怪有頗多furniture fans儲縮細版(miniature)設計師椅「頂癮」。

Kaleidoscope House是contemporary迷你屋仔的絕響。

要論比較為人熟悉的是Vitra Design Museum(V.D.M.)出品的miniatures。講真Vitra的老闆Rolf Fehlbaum,對整個家具業界的貢獻良多。他在1981年在Vitra廠址,成立Vitra Campus 及Vitra Design Museum,長期展出二十世紀最令人驚嘆的設計師椅。為了讓遊人能將那experience帶回家,Mr. Fehlbaum想出了同時販賣迷你版designer chair的妙計。其實不要以為縮細版是容易造,為了要保存正版的神髓,製作是永遠保留原汁原味。若原版的 upholstery是真皮,miniature版就用上真皮。兼且為求手工仔細,Mr. Fehlbaum堅持大部份工序人手製造。為了節省成本,Vitra Design Museum的miniature是在波蘭生產的,有興趣窺探其生產過程,可看看此片段: http://www.miniaturechairman.com/85/post/2011/08/miniatures-collection-film-vitra-design-museum.html

Vitra Design Museum出品的miniature價值不菲,但勝在原汁原味。此為Marc Newson的Lockheed Lounge。

外國就有位仁兄Tom Gianni儲 V.D.M.縮細版儲上癮,差不多每星期都上網bid至少一張miniature chair。你可能會話一星期買一件不過份吖。 但若你知道定價是動輒數千港元起,你就知玩miniature可以幾傾家蕩產!尤其係那些只送贈給architect或家具店老闆的限量版,頗有炒價。我就有幸收過兩張Vitra送上的特別版。
玩V.D.M.迷你版其實在miniature界不是最主流的,因為V.D.M.的miniature是1:6的比例,與doll house(迷你屋仔)的 1:12 比例不符。不要被doll house這個名稱誤導,以為是兒童玩意,其實玩doll house多是成年人,仲要係有啲米先玩得起。

Kaleidoscope House的配置傢俬,由星級大師Ron Arad及Karim Rashid授權出產

Minimii系列的迷你版像真度極高。

外國有些手工藝師,是製作迷你版家具的專家,專為doll house設計家具。由於,玩doll house這hobby的愛好者,多數喜歡十六世紀古典設計,所以為了應市,大部份手工藝師,都集中造classic style的miniature。但有一位artist與其他手工藝師不同,他的名字叫Kim Selwood( http://www.kimselwood.co.uk),他比較專注做二十世紀的經典,所以我特別欣賞他。我有幸在一次家具展與他有一面之緣。傾談下,得悉他本身專業是位建築師,後來年紀大退了休,但閒在家中太悶,就搞起創作來。我最佩服是他除了手藝精細外,亦對較冷門的經典設計師如Arts & Crafts period的M.H. Baillie Scott,或Art Deco時代的Saddier et Fils父子檔,都能如數家珍般地道出他們的設計歷史。我自己就只熟讀五十年代後的designers,所以我對二十世紀頭段較陌生。但近年我開始察覺到Art Deco及Arts & Crafts的魅力所在,所以自己也忍不住買了好幾件Kim Selwood的傑作。最要命的是我其實未有doll house在手。今次發覺好似未買樓,就先置傢俬般本末倒置。

Tom Gianni就是其中一位miniature「上癮」者,他平均每星期上網bid至少一張miniature。

大家不要以為買doll house「縮水樓」是件易事,因為實在太多考慮條件。第一,是很少公司出品contemporary的屋仔,而我對classic style house沒太大興趣。第二,是size比例要買1:12較好玩,因為英美出品的配置大多只做1:12比例。
多年來,最令我難忘的是Bozart Toys在2001年出產的Kaleidoscope House。Kaleidoscope House好玩之處,在於外圍的彩色膠片可自由活動及重叠,而且是1:12。由Laurie Simmons及 Peter Wheelwright設計的Kaleidoscope House,當年賣$220美金,因已停產多年在ebay曾被炒至數千元美金。近年,大家都知道無人會像Bozart Toys老闆Larry Mangel般勇敢(或儍)投資大錢去做膠塑模具生產這般大size的miniature house(注:大多數生產商今時今日只做木板製的mini house),加上此設計被V & A Museum收藏了,無人會再放盤啦,所以「投資者」已完全封盤唔賣。唯一尚可在ebay找到的是當年一併推出的配置迷你傢俬,包括Karim Rashid為Kaleidoscope House造的餐枱餐椅,及Ron Arad授權生產的Big Heavy Chair。但同人唔同命,這批miniature furniture卻沒有炒價,只徘徊在十數美元價位。
要論近年有些聲勢的miniature launch,不能不提Minimii。2011推出的Minimii集中做Arne Jacobsen的迷你版,有Egg Chair,Swan Chair,Series 7多色選擇。 http://shop.minimii.com
像真度極高,唯一美中不足是其size 比例是1:16,所以不能與英美流行的 doll house 1:12比例接軌。

Kim Selwood 的手工藝出色,亦啟發了我對二十世紀早段的興趣。

作者:招國偉@aluminium(mailto:[email protected]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