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一家製衣工廠大火,燒死廉價勞工一千多人。
西方左派抨擊,這是跨國企業到第三世界殘酷剝削勞工的罪證。工人生命全無保障,只有企業家以低成本賺大錢。但是德國的明鏡雜誌訪問孟加拉國的工會主席。工會主席說,雖然這樣的勞工高風險,但還是希望西方來設廠,因為可以協助農村人口轉移去城市,令農村人口脫貧。
這是第三世界永遠無法脫離的苦劫。如果孟加拉的工人要最低工資,老闆替他們買保險,如果孟加拉國的工會像英美法國的工會之強大,投資成本就會增加。利潤不化算,紡織商就會找其他更貧窮的國家建廉價的工廠。
問題是資金流走之後,好像「富起來了」的孟加拉國,是否就晉身英國和歐洲的「發達國家」之列?當然不可能。「發達國家」的俱樂部名額早滿,那時,孟加拉國失業率暴增,民怨加劇,塔利班或阿蓋達的病毒乘虛而入,軍隊政變,不論有無民主,孟加拉國都將萬劫不復。
因為伊斯教文化傳統,窒礙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只有西方國家巿場會向孟加拉國下訂單,需求T恤、牛仔褲、胸圍,孟加拉國本國婦女,不許穿成這樣。原教旨的政權統治,壓迫必日深,而不會開放,一切問題皆推給「西方霸權」,漸衍生恐怖襲擊,與各地組織合流。
是誰發明了「發展中國家」這個騙人的詞彙?發展中,意思是有一天會升級,但現實是永遠不會有這天。孟加拉國的農民可以不斷向城市遷移,直到他們的勞工成本不再廉價,然後外資撤退,城市盲流變成腫瘤。
這樣的結局很眼熟吧?還加上政府貪污,貪官資產移到他們詛咒的霸權西方。許多年前,這類國家,一度為「脫離西方殖民統治」而歡慶放煙花,一度奉他們的民族主義領袖為國父。納賽爾、甘地、胡志明,是全球時興的英雄。一度他們也有夢想,但是今天,在灰燼裏,六十年一個殘酷的笑話,那許多無淚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