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昨刊登評論,稱讚中國特色的「人民社會」優於西方的「公民社會」,被指翻炒老毛「人民」概念。恰逢倡導「新公民運動」的許志永被拘留,政治風向性明顯的社論令知識分子不寒而慄:「另一場文革就在轉角。」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人民社會為何優於公民社會》引用毛澤東名句,套用到習近平中國夢寫道:「同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實現『中國夢』的最大動力……『市民』注重的是私利,『人民』注重公利和公益……人民社會的領導者是中國共產黨……與市民社會理論不同,人民社會中的政府與群眾是一體化的,而不是對立的。」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十八大時曾提出:中國的「集體總統制」比西方更民主高效。
「主張人民社會必導致社會分裂和對立!」前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員吳偉稱,「公民社會」是主張全體社會成員依法平等享有政經權利;而「人民」一詞是毛澤東階級鬥爭理論的根基,愛黨愛國的才是「人民」,與之對立的是「敵人」。
《蘋果》記者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