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香港人可好? - 林夕

香港好,香港人可好? - 林夕

我愛我家,這樣單純美好到近乎老套的四個字,怎麼忽然就成了敏感詞了?
以《我愛我家──城鄉生活》為名的藝術展,最後給斬立決,還未示眾已處決,網文引述消息,地產商早已對我愛我家有意見,因為這四個字曾在抗議橫額中出現過,事前主辦方更阻止參予者穿着印有我愛我家字樣的T恤進場,理由據聞是怕村民會穿成這樣踩場。
我家香港究竟已神經衰弱到什麼程度了?我愛我家不是天經地義嗎?若果穿着有愛港力量字樣的人到場,地產商又會不會熱烈招呼,抑或如臨大敵?什麼愛港之聲、家在香港,其實都是那幾個關鍵字的不同組合在作祟罷了。
快思慢想一番,我愛我家確有犯禁之處,家雖同在香港,你若不是上等人,又住在阻人發展或發達的重地,這種愛就是苦戀單戀畸戀,不為官商所容。
同樣,政府搞的家在香港運動,乍聽雖像廢話,我們家不在香港,難道在北韓不成?聽多了卻又讓神經衰弱的人疑神疑鬼,這話到底設計出給誰人聽的?是每天一百五十名持單程證的入境人士聽的福音?這將是誰人的香港?
為什麼每聽到香港明天會更好就有悲涼的寒意,這類如祈福黨喊出來的巫語錄,其實不一定是穩定人心麻醉劑。凡高喊這口號之人,按目前發展形勢,他們明天的確會更好。
××好,香港好。中間的因果關係更敏感,不提也罷。問題是香港好、為香港好,為香港大局好,究竟是哪方面好?膜拜這咒語的人,自然只關心經濟大好,其他呢?說好的自由呢法治呢普選呢?
經濟好,港人薪水可好?樓價好,港人居住環境可好?數據好?香港便大好?好處最終都歸於哪幾個行業哪些人?財富滴漏效應失靈已久,香港這樣個好法,只會讓已好得不能再好的一小撮上流人更好,本來還好的則往下流,非常不好的,請一路走好。
這春秋大夢誰先覺?如此這般的所謂香港好,香港大部份人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