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提替補方案 收回粉嶺地 救東北 堆填區建高球場

環團提替補方案 收回粉嶺地 
救東北 堆填區建高球場

【本報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摧毀萬人家園,政府拒覓替代方案。環保觸覺建議回收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富豪樂園三分二用地,面積約110公頃,用作發展新市鎮,容納約8萬人口;再將葵涌和將軍澳等地的已復修堆填區,改建成高爾夫球場作補替,並將高球運動普及化,回饋社區。
記者:王家文

環保署資料顯示,目前全港有13個已修復的堆填區,各有不同用途,如佐敦谷和牛池灣均改建成公園。佔地55公頃的大埔船灣已關閉堆填區,早於1994年已開設145條球道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署方表示,該練習場將改作18洞高球場,現正計劃招標,但將來交由私人發展,只有部份時段供公眾使用,地租及租期等也未有定案。

沼氣減弱後可作休憩用途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表示,堆填區含有石棉和建築廢料且會沉降,不宜建樓。但修復後兩、三年沼氣減弱,可用作休憩用途。他指出粉嶺高球場佔地170公頃,有3個18洞高球區,政府應收回三分二土地用來發展新市鎮,毋須摧毀新界東北萬戶家園,同時在復修的堆填區重置高球場。
譚建議,葵涌醉酒灣堆填區約有29公頃土地,其中20公頃可建成9洞高球場;而佔地128公頃的將軍澳堆填區,更足夠建成18洞球場。他認為,將來重置的高球場應供公眾享用,將高球運動普及化,不獨富豪專享。他指,韓國仁川區首都圈堆填區也成功改建高球場,可給香港作借鏡。
多個民間組織要求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取代新界東北發展方案,環保觸覺聯同多名規劃師和建築師,花近一年時間研究粉嶺高球場的規劃用途,稍後向外公佈。康文署表示,今年6月葵青區議會討論醉酒灣堆填區發展,初步同意發展板球、足球及高爾夫球練習場等體育設施,署方將展開進一步策劃及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