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名證實感染日本腦炎的59歲男子,早於上月20日病發入院,惟當局遲遲未能確診病情,延至本周二才證實病人受感染,令病毒繼續在天水圍區內擴散,導致再有病人染病。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若當局能及早確診個案,並展開滅蚊及追查工作,或可預防居民中招。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昨為事件解畫稱,正常情況下,患者感染日本腦炎後,病毒抗體會在隨後數日上升至四倍或以上。但首名男患者的個案較複雜,其血清抗體卻未有顯著增加,令檢驗遇困難。當局要透過反覆檢驗並與舊樣本比較,才能確診他感染日本腦炎。
不排除再有新個案
何栢良則指出,日本腦炎的化驗程序只需一至兩日可完成,除非遇到化驗上的技術困難,否則毋須要用一個月時間才確診。
若當局能提高對該病的警覺性,及早確診和通報,並展開追查工作,找出及消滅帶病毒的三帶喙庫蚊源頭,便可及早控制爆發情況。礙於日本腦炎病毒的潛伏期長達14日,即使現時展開滅蚊工作,他不排除稍後將再有新個案。